起因是參與《繁花》基本撰寫的“古二”賬號被封,牽出了一些前塵舊事。
當時,古二在抖音連發七段錄音,把王家衛私下吐槽唐嫣“裝”、金靖“尬”、游本昌“過氣”的尖刻原聲全抖了出來。
評論區瞬間淪陷,“人設崩塌”沖上熱搜。
誰也沒想到,向太又加了一把火,她直播時直接甩話:“王家衛離了張叔平啥也不是!”
一句話,把炮火從人品拉到業務,順帶把幕后大佬張叔平推至聚光燈下。
![]()
而向太的爆料,也并非空穴來風。
王家衛1958年出生于上海。
5歲時,因父親工作變動及家庭原因,他隨母親移居香港,在九龍城寨附近的貧民區長大。
小時候,母親幾乎每天帶他看電影,少年王家衛便泡在希區柯克、法國新浪潮與滬語舊片之間;
父親雖是海員,卻要求他在上大學前讀完大量中外文學名著——魯迅、施蟄存、川端康成、巴爾扎克皆在書單之列。
這些“課外作業”培養了他對文字與影像的雙重癡迷。
1980年,王家衛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系,原本可以做廣告或插畫,卻因“寫劇本更自由”報考無線電視第一期編導培訓班,師從王天林(王晶父親)。
![]()
1982年,他以編劇身份進入電影圈,首部被拍成電影的劇本是《彩云曲》;
隨后幾年,他替新藝城寫槍稿,因交稿太慢被辭退,一度靠女友陳以靳接濟。
1987年,與譚家明合作的《最后勝利》獲金像獎最佳編劇提名,才在圈內站穩腳跟。
查閱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年名單可見:王家衛拿的 9 座最佳影片里,7 座美術指導欄都寫著“張叔平”。
![]()
業內流傳一句話:“張叔平用旗袍寫劇本,王家衛用鏡頭念詩。”
《花樣年華》里張曼玉 26 套旗袍,每套色值與場景燈光誤差不超過 3%,全是張叔平親手調漆染布。
![]()
向太的話糙理不糙——失去這張王牌,王家衛的“詩”可能真就失了韻腳。
劉嘉玲在 2023 年綜藝《演員·對話》里也曾吐槽過王家衛:
“我進組第一天就被要求擦地,一擦 27 條,擦到膝蓋腫,張叔平給我做了 8 小時的發型,王導一個特寫沒給。”
![]()
緊接著,唐嫣在《繁花》內部看片會上自嘲:“一場推門戲 86 遍,推門推到手軟,懷疑人生。”
馬伊琍更慘,一個 3 秒眼神鏡頭從夜里 9 點拍到凌晨 4 點,收工后“眼睛迎風就流淚”。
這些數字不是段子,是劇組通告單上的白紙黑字。
王家衛的劇組因此被業內私下叫“27 俱樂部”——平均每條戲 27 次才過,入會門檻極高。
![]()
最魔幻的是宋慧喬。
2018 年她簽約《繁花》,本以為 3 個月殺青,結果“被留”到 2021 年。
韓媒《Dispatch》曾爆料,宋慧喬想中途回國看生病的爺爺,劇組以“造型保密”為由收走護照。
![]()
今日“古二”放出一段新音頻,疑似王家衛副導演聲音:“她敢走,就按違約算,全球追訴。”
最終,宋慧喬的戲份被剪得只剩 12 分鐘,粉絲在首爾拉出橫幅:“還我三年青春”。
曾與王家衛合作廣告的段奕宏,也曾吐槽:“他磨的不是戲,是演員的上限。”
香港演藝人工會理事楊曜愷說:“以藝術之名行職場霸凌之實,NG 超過 10 條就該付精神損失費。”
![]()
截至發稿,澤東公司僅放出一句“創作自由,不予置評”。
但資本已用腳投票:愛奇藝暫停《繁花》衍生綜藝,唐嫣后援會宣布“暫停宣傳配合”。
最諷刺的是,某品牌原定于今晚發布的“王家衛導演版”廣告,臨時替換為徐克版本。
![]()
王家衛用 30 年把自己煉成華語影壇的“延時攝影”代名詞,也親手給演員套上“無限重拍”的緊箍。
或許正如《一代宗師》那句臺詞:“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只是這回響,如今聽來更像耳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