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關于“包修”和“保修”的爭論就沒停過,大家伙兒吵來吵去核心就一個:到底哪個花錢,哪個不花錢?其實這事兒我之前在評論區跟不少人掰扯過,今天干脆更新一部“冷知識”跟大家說說。
![]()
先說說網上最常見的兩種觀點,一種是覺得買東西時送的是“保修卡”,而不是“包修卡”,商家也承諾的是一年質保、三年質保等,覺得“保修”就等于免費修。但是維修既然有免費修,自然就有不免費修,所以“包修”就是不免費的。
另一種則是拿國家政策說事兒,覺得國家只提“三包服務”從沒提過“三保服務”,所以“包修”才是“免費”的,那“保修”自然就收費了。
其實這倆觀點都只沾了點邊,真正的關鍵根本不是字面猜測,而是在于法律規定和商家承諾的區別。
![]()
比如你買了一款產品,通常它是享有國家規定的三包政策的,就像七天內包退、十五天內包換、一年內包修,當然有的大件三包期會更長,我們這里只是簡單舉個例子。
在三包期內你想維修,各種費用是由商家承擔的,這是他們需要履行的義務。
而有些商家,可能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或者是想提升自己的口碑等等吧,就在產品中附贈了一張“保修卡”,或者在頁面上說“三年質保”。這就是說,哪怕一年的三包期已經過了,只要在商家承若的時間內,他還是可以修的。
那這個“修”免費嗎?一般是免費的,但問題來了,如果他收錢,能行嗎?其實也行,但大多數商家不會這么干的,但即使收費了,也不違法,只能說他在玩套路。
![]()
但“包修”可就不同了,這倆字可不是隨便說的,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三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中都有明確的規定:包修是商家對產品質量問題提供完全免費維修服務。其核心特征是費用全免(含人工費、零件費)。而“保修”是“保證修理”,并不是“保證免費”,但商家可以選擇免費。但“包修”則是國家硬性規定的“純免費”,不存在“收費包修”“有償包修”的文字游戲,商家要是這么干,就是直接違法!
![]()
當然包修的前提得是非人為損壞,你要是買了一部手機用絞肉機絞的稀碎,不知道的還當這是三九感冒靈呢,這種可就修不了了。
![]()
最后總結一下,其實一句話就能說清:“包修”比“保修”靠譜一萬倍!以后買東西的時候,千萬別再被那些模糊的說法繞暈,也別信什么“保修”也是免費的,是“行業慣例”,行規說變就變,如果面臨二選一,只有認準“包修”這倆字,售后才真的有保障。
那么新的問題又來了,你花一萬塊錢買電視,商家承諾五年包修,不久后電視就壞了,這時你才發現一萬塊錢是遙控器的價格,電視機是0元,作為贈品的送你的,電視機還享受“包修”服務嗎?唉,職業病又犯了,又挖坑了哈,咱們下期冷知識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