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基層治理的實踐中,新地號街道遼東社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居民的精準行動,通過一樁樁接地氣、暖民心的實事,有效破解治理難題,讓社區煥發出新的活力。
![]()
組織扎根,“紅磚頭”筑牢紅色堡壘。社區黨委不僅建強了“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的組織體系,更讓老黨員們在這個體系中煥發新生。由社區老黨員組成的“紅磚頭志愿隊”成為了基層治理的“生力軍”。他們憑借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常態化開展環境排查與整治,今年以來累計清理衛生死角50余處;更化身“和事佬”,成功調解鄰里糾紛、家庭矛盾20余起,成為了居民身邊信得過的“貼心人”,讓黨組織的根系深扎于居民群眾之中。
服務暖心,“大走訪”解決急難愁盼。社區全力做好“解題暖心大走訪”活動,將服務送到家。針對孤寡老人、困難家庭等重點人群,社區干部進行重點走訪,建立臺賬,精準對接需求。走訪中,不僅為多戶家庭解決了看病就醫、生活物資采購等“燃眉之急”,更匯集民智,將一片閑置空地改造為擁有十余種花卉的“口袋公園”。如今,這里已成為居民娛樂、休閑、觀賞的首選地,實現了從“民生短板”到“幸福樣板”的華麗轉身。
多元共治,“議事廳”繪就幸福藍圖。社區黨委牽頭搭建的“紅色議事廳”協商平臺,在解決重大民生問題上發揮了關鍵作用。在老舊小區改造期間,社區及時聽取群眾意見,積極協調施工方,將原有方案中單元門前的臺階修改為便民緩坡,成功解決了老年人及輪椅出行者的“最后一米”難題。面對冬季“供熱租房”問題,社區干部實行“包保到戶”,主動上門協調解決溫度不達標情況,確保了居民溫暖過冬。通過共商共議,成功推動了包括口袋公園建設、緩坡改造在內的10余項民生工程落地,惠及居民超2000人。
從“紅磚頭”的默默奉獻,到“口袋公園”的歡聲笑語,再到緩坡出行的便捷安全,新地號街道遼東社區用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詮釋著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深刻內涵。社區將繼續以黨建為筆,以民心為墨,描繪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園新圖景。
來源:新地號街道
編輯:王露洋 劉曉璇
初審:張文琦
復審:佟劍博
終審:佟 飛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