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記得那句廣告,“家有金龍魚,健康好生活”陪伴了幾代中國人的廚房。
從炒菜的油到煮面的面,再到主婦口中的放心品牌,金龍魚幾乎成了“食用油”的代名詞。
但沒人想到,這個國民糧油巨頭竟在短短15個月內,從7800億市值的高峰跌到蒸發5300億,股價一路狂瀉,讓無數股民虧得睡不著覺。
![]()
它曾是油中茅臺,如今卻成了資本市場的重災區。
到底是什么,讓這家坐穩中國糧油第一把交椅的企業,跌得如此之慘?
![]()
要說金龍魚的起點,那得追溯到1990年代初。
那時候的中國市場還沒有“品牌油”概念,老百姓買油,全靠菜市場打散裝油。
油桶上連標簽都沒有,摻假、混油、酸敗的情況屢見不鮮。
1991年,金龍魚率先推出小包裝食用油。
一瓶瓶透明油桶擺上超市貨架,消費者第一次能清楚地看到油的顏色、日期、品牌。
那一刻,它改寫了中國人的廚房,憑著口碑和品質,金龍魚迅速席卷全國。
![]()
到2008年,它不再滿足于賣油,而是開始布局糧食主食,推出面粉、大米、掛面、雜糧等系列產品。
從油到米,從米到面,金龍魚成了老百姓飯桌的隱形統治者,幾乎每個家庭都在不知不覺間為它貢獻著銷量。
2020年10月15日,金龍魚登陸創業板,首日股價飆升近120%,市值突破7800億,創下A股食品板塊的歷史紀錄。
那一年,它被稱為“油中茅臺”,風光無限。
可就在所有人以為金龍魚能穩坐“食品之王”的寶座時,轉折來得比想象快得多。
![]()
2021年初,金龍魚的股價還在高位震蕩,很多人以為這只是暫時調整。
沒想到,僅僅一年多,股價從最高點跌至腰斬,市值縮水5300億,股民損失慘重。
有人在股吧留言:“我炒股十年,從沒見過這么穩的藍籌跌得這么狠。”
從表面看,是利潤不達預期,從深層看,是整個商業模式開始吃緊。
首先,是成本的“致命上升”。
金龍魚的原料大豆、棕櫚油主要依賴進口,原料一漲,利潤就被壓縮,要是漲價,又怕丟掉消費者。
于是企業陷入兩難:漲價傷人心,不漲價傷利潤。
![]()
其次,是運輸和供應鏈的重擊。
疫情期間,全國各地頻繁封控,油料運輸成本飆升,有的車隊甚至要多繞幾百公里才能進城。
金龍魚的全國布局在這種環境下反而成了負擔,規模越大,成本越高。
再加上餐飲行業萎縮,餐館倒閉潮下訂單銳減,B端市場急劇收縮。
這三重打擊疊加,讓利潤連年下滑。
投資者看到營收增速變慢、利潤下跌,自然信心崩塌。
股價跌的不是數字,是信任。
![]()
金龍魚不是第一次經歷風雨,但這次不同。
早期的金龍魚靠創新突圍,從散裝油到瓶裝油,從線下到超市渠道,它敢于賭,敢于先行。
而如今,它成了巨無霸,反而動不了了。
當同行們轉向年輕人市場,推出輕食油、高端健康油、冷榨初榨系列時,金龍魚依舊在打價格戰。
它的廣告還在強調放心、傳統,卻忘了新一代消費者更關心的是低脂、環保、零添加。
![]()
從品牌感知上講,金龍魚正在變成上一代人的品牌。
年輕人買糧油不再看老字號,他們看的是包裝、功能、成分和理念。
與此同時,競爭對手在細分領域不斷蠶食。
魯花、福臨門、胡姬花各有定位,甚至連山姆、盒馬自有品牌都在搶市場。
金龍魚過去憑借渠道優勢“壓”別人,如今被反向“卷”。
這是一家從“進攻型企業”變成“防守型企業”的典型案例。
![]()
面對利潤下滑,金龍魚當然沒坐以待斃,它開始尋求第二增長曲線。
除了推出高端油品,它還進軍預制菜市場,這是一塊所有食品巨頭都想分的蛋糕。
畢竟,當下年輕人不愛做飯,懶宅經濟當道,開袋即食成了風口。
金龍魚希望借助自身的供應鏈、倉儲和品牌優勢切入賽道。
看起來邏輯沒錯:從油鹽醬醋跨到預制菜,算是順勢延展。
![]()
但問題在于,這條路太擠了。
從餐飲巨頭到互聯網資本,從三全、安井到盒馬、味知香,幾乎都在搶預制菜。
金龍魚雖然有品牌,但缺少消費端認知,人們提到它想到的是“油”,而不是“菜”。
同時,預制菜的冷鏈、倉儲、分銷體系復雜,投入巨大,回本周期長。
對于已經利潤承壓的金龍魚來說,這是一場不得不賭的豪賭。
它可能成為轉機,也可能成為新一輪拖累。
![]()
真正讓金龍魚陷入困境的,不只是宏觀經濟,而是品牌心智的斷代。
在父母那一代人眼中,金龍魚代表“品質”“安全”“信任”;
但在年輕人眼中,它只是超市貨架上的普通油,它沒有社交話題,也沒有年輕化表達。
對年輕消費者而言,“健康”“低碳”“有機”“顏值”這些詞,已經取代了“老字號”的安全感。
![]()
他們愿意為故事買單,為理念付費,而金龍魚,還在講““家家廚房”的老故事。
這不是產品問題,而是品牌認知遲滯的問題。
當一個企業不再能和新一代消費者建立連接,它的衰退就已經開始。
![]()
金龍魚的墜落,不只是資本市場的數字游戲,它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中國傳統快消巨頭共同的焦慮。
規模太大,反而變得遲鈍;品牌太老,反而失去靈魂;利潤太薄,反而沒有創新力。
龐康從技術員干到中國糧油首富,這段奮斗史值得敬佩。
但時代變了,消費者也變了。
![]()
未來的糧油企業拼的不再是廣告、渠道和規模,而是品牌共鳴與產品創新。
金龍魚要想重新起飛,就必須回答一個根本問題:年輕人,還愿不愿意為你買單?
因為在消費的世界里,信任比黃金更貴,失去信任的品牌,無論多大,也撐不起一個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