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牛可心
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日,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博主戶晨風因屢次制造群體對立、散布扭曲價值觀,被多個平臺封禁賬號并清空內容,最終賬號徹底注銷。從最初展示“跨國消費差異”,到后來刻意構建“蘋果與安卓”的階層對立,戶晨風一步步突破監管紅線,其行為不僅擾亂網絡秩序,更對社會價值觀造成嚴重沖擊。
在戶晨風的敘事中,使用iPhone手機、開特斯拉、逛山姆會員店的用戶被歸為“蘋果人”,并貼上“精英階層”標簽;而使用安卓手機、購買國產品牌、逛菜市場的用戶則被歸為“安卓人”,并被貶為“底層群體”。這種將消費習慣粗暴歸類、刻意制造對立的做法,毫無事實依據,更在無形中煽動群體間的敵視與對立。
從表面看,這似乎又是一場博眼球的網絡鬧劇,但其背后折射出的卻是“流量至上”下的畸形生態。為了在網絡中“脫穎而出”,如戶晨風一般的部分自媒體博主不惜劍走偏鋒,通過制造對立、煽動情緒、渲染焦慮來收割流量。從早期的“南北之爭”“性別對立”,到如今的“蘋果安卓之分”,套路如出一轍,目的就是找到一個能夠引發討論甚至爭議的話題,將其極端化、對立化,進而激發特定群體的認同感或防御心,最終實現流量變現。當大家為了所謂話題吵得不可開交時,始作俑者卻早已賺得盆滿缽滿。
此類炒作行為的危害程度遠超想象。其一,人為制造標簽,蓄意挑動群體對立。極易引起網民相互拉踩、攻擊,更破壞社會成員間的相互理解與尊重。其二,傳播扭曲的價值觀。將人的價值簡單地與所用商品品牌掛鉤,鼓吹物質至上、標簽化的評判標準,尤其對價值觀尚未成型的青少年群體產生嚴重誤導。其三,污染了網絡生態。當極端言論、對立話題更容易獲得算法推薦和關注時,理性、建設性的聲音空間便被擠壓,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
戶晨風賬號被封禁,值得叫好,此舉也釋放出明確的監管信號。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以破壞社會和諧、煽動對立為手段的牟利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近年來,從“清朗”系列專項行動的持續推進,到各平臺不斷完善的社區公約,針對惡意營銷、煽動對立、傳播戾氣等行為的整治力度正不斷加大。此次事件也再次警示,試圖通過挑戰公序良俗和監管紅線來博取流量的做法,注定是走不通的。
選擇“蘋果”還是“安卓”,本應是個人偏好與消費能力的差異,絕不應成為劃分人群等級、制造社會分裂的工具。封禁一個戶晨風并不難,但要從根本上清除“對立引流”的生存土壤,仍需多方持續努力。監管部門應繼續強化執法,提高違規成本,形成有效震懾;平臺方則應優化內容推薦機制,避免算法成為極端內容的“助推器”;內容創作者更應樹立長遠眼光,摒棄“唯流量論”的短視邏輯,以有價值、有溫度、有品位的創作贏得公眾認可。
只有讓流量回歸理性,網絡空間才能真正成為滋養社會的沃土,而非滋生對立與戾氣的溫床。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