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在當今的生產(chǎn)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傳統(tǒng)的制冷技術已經(jīng)不能滿足環(huán)保的要求,一種利用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場中溫度變化的新型制冷技術逐漸興起。近年來,研究者們開發(fā)了一系列非晶磁熱材料,如稀土(rare earth,RE)和過渡金屬(transition metal, TM)基非晶合金。由于其復雜的電子結(jié)構(gòu),稀土基非晶合金表現(xiàn)出典型的二階磁相變,具有可調(diào)的居里溫度(Curie temperature,Tc)、較大的峰值磁熵變(maximum magnetic entropy change,|ΔSMpk|),以及較寬的磁熵變半峰寬(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δTFWHM),正成為制冷技術領域的研究熱點。然而,由于稀土基非晶合金具有較差的非晶形成能力(glass-forming ability,GFA)和熱穩(wěn)定性,這阻礙了非晶磁熱材料的研究和商業(yè)應用。大量研究表明,添加Al元素有利于調(diào)節(jié)非晶合金的熱穩(wěn)定性,但Al元素在稀土基非晶合金中相關作用機制效應的研究,特別是對于電子結(jié)構(gòu)的研究還比較缺乏。
近日,東南大學研究團隊從電子結(jié)構(gòu)的角度對Er20Ho20Gd20Ni20-xCo20Alx(x = 5, 10, 15)非晶合金體系的熱力學行為和磁熱性能進行了深入研究。相關研究成果以題名為“The dominant hybridization effect of Al on thermodynamic behaviors and magnetocaloric effects”發(fā)表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雜志上(J. Alloys Compd. 1037 (2025) 182457 https://doi.org/10.1016/j.jallcom.2025.182457),其中第一作者為王壯碩士,通訊作者為袁晨晨副教授。
研究人員基于Er20Ho20Gd20Ni20Co20高熵非晶合金體系[J. Alloys Compd. 874 (2021) 159918],使用Al元素替換設計制備出Er20Ho20Gd20Ni20-xCo20Alx(x = 5, 10, 15)非晶合金,從電子結(jié)構(gòu)的角度深入探索Al元素對熱力學性質(zhì)和磁熱效應的影響機制。研究表明,Al元素與TM元素的p-d軌道雜化效應與構(gòu)型熵(ΔSconf)的協(xié)同作用有效地提升了含Al非晶合金的GFA,同時Al元素誘導的緩慢液相動力學特性增強了體系的熱穩(wěn)定性,見前期工作[Acta Materialia, 285 (2025) 120652]。該研究表明Al的添加通過引發(fā) Al-TM p-d軌道雜化,形成共價性強的化學鍵,增強了熔體的化學短程序與結(jié)構(gòu)連通性,顯著提高熔體粘度,減緩原子擴散,最終提升了合金的GFA。在本研究中,Er??Ho??Gd??Ni??Co??Al??非晶合金以最優(yōu)GFA指標(γ(0.406)、γm(0.707)、Trg(0.559))和最寬過冷區(qū)ΔTx(72K)展現(xiàn)出最佳的熱穩(wěn)定性(見圖1)。
![]()
圖1 (a,b)三種條帶的XRD圖譜和DSC曲線,(c)Tg和Tx)隨Al含量變化的關系。
此外,通過高分辨率透射電鏡(HRTEM)分析顯示,Al含量為10% 的樣品具有最低的結(jié)構(gòu)有序度,進一步證實其最優(yōu)的非晶形成能力(見圖2)。在磁熱性能方面,通過Al元素的添加誘導弱磁交換相互作用,可實現(xiàn)Er??Ho??Gd??Ni??-xCo??Alx合金在29-65K的溫度范圍實現(xiàn)磁熵變的有效調(diào)控(如圖3)。調(diào)控機制主要有以下三點:首先,Al的原子半徑較大,用Al替代Ni會導致TM-TM與RE-RE原子間的距離增大。其次,在磁性體系中引入非磁性元素Al進一步產(chǎn)生稀釋效應。
![]()
圖2 Er20Ho20Gd20Ni20-xCo20Alx(x=5、10、15)非晶合金條帶HRTEM圖(a,c,e)及選區(qū)二維自相關處理圖(b,d,f)。插圖為選區(qū)電子衍射圖。
![]()
圖3 (a)磁熵隨溫度的變化關系, (b)dM/dT -T曲線
同時,Al提供的p電子部分填充了TM的3d軌道,導致磁相互作用進一步降低[Intermetallics 177 (2025) 108607;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549 (2020) 120354;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33 (2024) 130–140]。在設計的三個非晶合金體系中,Er20Ho20Gd20Ni10Co20Al10合金實現(xiàn)了較寬的74 K磁轉(zhuǎn)變溫度范圍(δTFWHM)、相對較大的峰值磁熵變值(|?SMpk|)8.22 J·kg?1·K?1,以及608.28 J·kg?1的相對制冷能力(relative cooling power,RCP),突顯了其優(yōu)異的磁致冷性能,因此可視為未來磁制冷應用的理想候選材料。
該項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準號:52071078),東南大學至善學者A類(批準號: 2242021R41158)項目資助。
本文來自“材料科學與工程”公眾號,感謝作者團隊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