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新任主席鄭麗文,遇到了第一個大麻煩。11月3日,她第一次主持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議。這次會議本來很成功,確定了22個縣市黨部的主要人選,鄭麗文還大聲說,要帶領國民黨在2028年重新執政。
但是,場面卻很難看,很多重要人物都沒有來。包括中評委主席團主席趙少康、管中閔,還有前副主席夏立言、連勝文,前秘書長黃健庭,甚至連桃園市長張善政也缺席了。這就好像一場大戲,主角到了,關鍵的配角卻集體不見了。
![]()
更精彩的是,前“立委”邱毅突然跳出來,在節目上公開要求鄭麗文道歉。他說黨代會沒邀請另一位主席參選人張亞中,是鄭麗文的疏忽,他還爆料說鄭麗文有三位“國師”。
一場本該是團結的大會,變成了內斗的舞臺。鄭麗文的黨主席位子,剛開始坐就晃動了。
我們先看看這次中評會做了什么。鄭麗文在會上干了不少實事,確定了全臺22個縣市黨部的主要負責人。這是為明年,也就是2026年將要舉行的“九合一”地方選舉做準備。她定下的目標是,2028年不僅要讓國民黨重新拿到執政權,還要在立法機構席位中單獨過半。
這個目標很宏大,但問題出在來開會的人身上。國民黨有超過2000個中央評議委員,平時開會本來就不可能全到。但這次不一樣,沒來的人太關鍵了。
我們來數一數缺席的大咖:趙少康,戰斗藍的領袖,媒體影響力巨大。管中閔,臺大前校長,學界代表。張善政,桃園市長,地方實力派。夏立言、連勝文、黃健庭,都是資深前輩。
這些人為什么同時不來?一個匿名的藍營高層后來對媒體放話,說很多中評委大佬在情緒上不認同鄭麗文的路線,所以用不來開會的方式表達不滿,他還建議鄭麗文要去好好溝通。
這話聽起來有道理,其實是在甩鍋。鄭麗文的回應顯得很大度,她說中評委人數太多,時間難統一,她尊重個人選擇。但明眼人都知道,這不是時間問題,是路線問題。
![]()
這些大咖缺席,根本原因是他們不認同鄭麗文的兩岸路線。鄭麗文上臺后,任命了四個副主席,其中兩個人的背景非常有意思。
一個是蕭旭岑,他曾經是馬英九辦公室的執行長。他最近公開說:“兩岸只有戶籍之別,無國籍問題。”這句話的意思很清楚,他認為兩岸是一個國家,只是戶口所在地不同。
另一個是張榮恭,他以前是連戰的首席智囊,負責兩岸。他說:“中國人的概念是民族認同,是炎黃子孫。”他把兩岸拉回到中華民族的框架里。
這兩個人的觀點,代表了國民黨內最深藍的立場,就是追求統一。但趙少康、侯友宜、盧秀燕這些人,從來不公開說自己是中國人,更喜歡維持現狀。他們是國民黨內的“中間派”,其實主要是怕丟選票。
所以,這次缺席事件,就是一場路線的斗爭。鄭麗文想帶著國民黨往“深藍”的路線走,而趙少康這些“地方實力派”不愿意跟著走,他們怕這樣會失去中間選民,讓國民黨更難贏選舉。
這里有個關鍵細節,缺席的這些人里,張善政、夏立言、黃健庭都被認為是前主席朱立倫的人馬。朱立倫在卸任前,突擊任命了一大批中評委,趙少康、管中閔也在名單里,可能他們自己都沒搞懂這個頭銜是干嘛的,但他們這次集體缺席,很可能不是自發的,而是背后有協調的,明了黨內反鄭麗文的力量正在集結。
就在鄭麗文為缺席事件頭疼的時候,邱毅又插了一刀。他在電視節目上說了兩件事:第一,國民黨開全代會沒給張亞中發邀請函,是鄭麗文疏忽,應該道歉。第二,他爆料鄭麗文把三個人當“國師”,分別是蔡正元、郭正亮,還有一個他不說。
這話聽起來是為張亞中打抱不平,但仔細一想,味道不對。首先,全代會的籌備工作,主要還是朱立倫時代的舊團隊在負責,發邀請函的事,不一定需要鄭麗文親自過問。有個細節很多人不知道:鄭麗文當選當天,曾主動給張亞中打電話,張亞中不但沒接,后來也沒回電,張亞中自己從頭到尾沒祝賀過鄭麗文。
對比一下,同樣競選主席失敗的羅智強和郝龍斌,都很大方地表示了支持。張亞中的格局,確實小了點。
那么邱毅為什么這個時候跳出來?很可能是為了流量。邱毅現在是個網絡評論員,他需要熱點來維持知名度。批評當紅的新任黨主席,是最好的蹭熱度方法。他把“國師”這種封建色彩濃厚的詞拋出來,就是為了制造話題,讓媒體去炒作。這不是為了團結國民黨,而是在給鄭麗文添亂。
面對這么多內部矛盾,鄭麗文怎么辦?說好聽話沒用,搞斗爭只會更耗精力。她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贏得選舉。
明年的“九合一”地方選舉,就是她的生死關。如果國民黨能贏,特別是能拿下幾個重要的縣市,比如人口最多的新北市(目前是國民黨侯友宜的地盤),那么所有反對的聲音都會變小。
但如果選得不好,哪怕只丟了一個重要縣市,趙少康、侯友宜這些人肯定會立刻出手,逼鄭麗文下臺。他們現在不動手,就是在等這個機會。
![]()
會上其實也有好消息,中評委邱復生提議,要恢復已經廢除了18年的《國統綱領》。這對深藍支持者來說,是一劑強心針。但這個綱領能不能恢復,不是鄭麗文能決定的。國民黨現在是在野黨,一切都要等奪回執政再說。
所以,一切又回到了原點:鄭麗文必須先贏得內部信任,而贏信任的唯一方式,就是贏得選舉。
國民黨的老毛病也犯了:內斗內行,外斗外行。民進黨在外面虎視眈眈,國民黨內部卻已經吵翻天。
鄭麗文面前擺著兩條路。一條是妥協,向趙少康等實力派讓步,回到那種模糊不清的兩岸路線上去。另一條是強硬,用選舉勝利證明自己的路線正確,徹底壓服內部雜音。
對她來說,沒有中間道路可走。這場中評會缺席風波,不是結束,而是一場更大風暴的開始。國民黨如果學不會團結,那么2028年想重返執政,就是一句空話。留給鄭麗文和國民黨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