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式婚禮的傳統語境里,攔婚車討喜糖、要紅包本是鄰里親友間傳遞祝福的溫馨互動,承載著對新人的美好期許。然而,近年來多地頻發的“攔車強索”事件,卻讓這份喜慶變了味,從自愿分享異化為惡意斂財,不僅攪亂了婚禮秩序,更觸碰了法律的底線,引發社會廣泛熱議。
![]()
11月5日上午,河北一場原本喜慶的婚禮就遭遇了不快。新人的婚車車隊行駛至酒店停車場時,突然被幾名人員攔截,對方直接提出了苛刻的“喜錢”要求——要么支付50條普通香煙,要么拿出10條高檔香煙,否則便不讓車隊通行。據婚車車隊司機透露,面對這一超出常理的索要,新人一方多次溝通協商,但攔車者態度堅決,雙方陷入近一個小時的僵持。考慮到婚禮行程緊湊,吉時不容耽誤,新人不愿在大喜之日過多糾纏添堵,最終無奈選擇另外打車離開,前往婚禮現場。由于事發地點在酒店停車場,且新人急于趕場,并未選擇報警,而此次婚車服務的相關費用也尚未結算。
類似的亂象并非個例,近期,河南項城也連續發生多起攔截婚車索要財物的事件,不少市民在辦喜事過程中遭遇此類困擾后,紛紛向警方求助或舉報。一段路人拍攝的視頻顯示,一名中年男子以討要“彩頭”為名,直接沖到婚車前方阻攔,明確要求車主支付紅包、贈送香煙,言辭強硬,不給就長時間堵在車前,嚴重影響了道路通行安全。接到舉報后,民警通過群眾提供的線索和現場視頻,迅速展開走訪調查,最終鎖定了嫌疑人張某某,并依法對其進行傳喚。經查,張某某并非首次實施此類行為,2024年他就曾因攔截婚車索要金錢被行政拘留七日,此次屬于屢教不改,多次在項城街頭路口專盯婚車下手。結合張某某的供述以及群眾提供的視頻證據,項城警方依法對其作出行政拘留13日的處罰。
![]()
今年4月,吉林長春也曾發生一起引發熱議的攔婚車事件。一名男子在街頭攔截婚車隊索要紅包,期間情緒激動,甚至動手掰斷了車隊中一輛勞斯萊斯車輛的“小金人”車標。當地一家婚慶公司的工作人員透露,該男子并非第一次針對婚車“下手”,此前就有同行遇到過類似情況。事件發生后,車主第一時間報警,當地派出所迅速介入處置,相關后續處理結果也受到網友關注。
![]()
這些頻發的“趁喜打劫”事件,讓“攔婚車索財到底算不算攔路搶劫”成為網友熱議的焦點,各類理性評論紛紛涌現。
有網友表示:“婚俗的核心是喜慶和自愿,攔車強要已經不是討喜,而是變相搶劫,既破壞了新人的婚禮氛圍,也違背了公序良俗。”還有網友認為:“不能因為披上‘討彩頭’的外衣就縱容這種行為,一次妥協只會讓不法分子更加肆無忌憚,必須依法嚴懲才能以儆效尤。”部分網友結合多地案例分析:“從要幾顆糖、一個小紅包,到現在直接索要幾十條煙、大額紅包,這種行為已經逐漸升級,必須明確劃出邊界,不能讓民俗成為違法的借口。”也有網友呼吁:“相關部門應該加強重點路段的巡邏管控,尤其是婚慶集中的區域,同時也要引導公眾自覺遵守婚俗禮儀,拒絕惡意索財。”還有網友提到:“新人遇到此類情況不要一味妥協,‘花錢買平安’只會助長歪風,及時報警才是維護自身權益的正確方式。”
![]()
民俗的意義在于傳遞美好、凝聚情感,而不是成為不法分子斂財的工具。攔婚車強索財物的行為,既違背了婚俗的初衷,也觸碰了法律的紅線,不僅破壞了新人的婚禮體驗,更擾亂了社會秩序。遏制此類亂象,既需要執法部門保持高壓態勢,依法嚴懲相關違法行為,形成有效震懾;也需要公眾自覺遵守公序良俗,摒棄不良風氣,遇到此類情況時敢于拒絕、及時報警,不向歪風邪氣妥協。只有讓民俗回歸本真、讓法律守住底線,才能讓婚禮真正成為傳遞幸福的儀式,讓社會秩序在傳統與法治的平衡中更加和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