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Vi
“獲獎了,給大家報喜,我們的廣場舞《鼓舞聲聲迎盛世》獲獎了!”
11月4日下午,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jié)第二十屆“群星獎”頒獎現(xiàn)場,陜西省文化館工作人員劉茜喜不自勝,急忙將領獎畫面發(fā)送到排練群里,讓所有為這個節(jié)目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的參與者分享喜悅。
從決定采用陜北腰鼓的表現(xiàn)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到榮獲2024年陜西省廣場舞大賽一等獎,再到大刀闊斧地重新改版,最終登上第二十屆群星獎的舞臺并載譽而歸,這部看似簡單的作品,承載了許多人的堅持、包容和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樸素情懷。
![]()
精益求精 逐夢群星
2023年,一部與眾不同的廣場舞幾乎走遍了全國各地。
“引領新風尚歡躍新時代”陜西廣場舞展演、“云動天下潮舞大同”全國廣場舞大會、重慶站城市巡演……所到之處,這部陜北腰鼓題材的節(jié)目均引起了市民觀眾和文藝愛好者的濃厚興趣。
“原來陜北腰鼓真的這么有氣勢啊!”“腰鼓表演也能改編成廣場舞,太有想法了。”“現(xiàn)場看的和電視里看的不一樣,感染力更強!”一場場表演、一次次亮相,讓這種承載著一輩輩陜北人喜怒哀樂的藝術形式被更多人所了解,也讓這項傳承了上千年的國家級非遺從黃土高原走向了全國視野。
“最初選擇腰鼓這個題材,是希望我們陜西的特色藝術形式和非遺項目能被更多人看到,同時,這種熱烈昂揚的場面也更能體現(xiàn)當代老百姓身處太平盛世的幸福感、滿足感。”作為該作品主創(chuàng)團隊的一員,劉茜和同伴們從創(chuàng)作之初就對這部作品寄予了很高的期待。
錨定“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既要保留老腰鼓“十字步”“大纏腰”的粗獷豪邁,又要讓這項傳統(tǒng)藝術能夠走上廣場、走進學校,走進群眾心里。
一部堪稱“陜北腰鼓的當代演繹”的廣場舞,在歷經(jīng)兩年多的不斷打磨提升、三次改版后,終于被捧到了大眾眼前。2024年陜西省廣場舞大賽上,《鼓舞聲聲迎盛世》一舉奪冠,并在隨后的全國“群星獎”評選中,被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推薦至廣場舞終評的舞臺。
![]()
![]()
在得知這部作品被推薦到國家級賽場后,省文化館館長邵怡帶領主創(chuàng)團隊狠下心來,對自己的得意之作進行大刀闊斧的再次改版。“我們要做的不是‘高高在上的藝術’,而是‘老百姓都能參與的廣場文化活動’。”這句話成了主創(chuàng)團隊堅持不懈的信念。
短短半年的準備時間里,不斷調(diào)整表演陣型、改進舞蹈動作、重新寫詞譜曲、融入更多陜北文化元素,甚至表演服裝的紋樣設計也在不斷調(diào)整。
動作上,既要創(chuàng)新還要易推廣,“躍步擊鼓”“旋身甩綢”等新創(chuàng)動作,讓退休老人、在校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音樂上,陜北民歌《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的經(jīng)典旋律中被融入童聲RAP,重新譜寫的歌詞讓傳統(tǒng)文化與當代表達碰撞出火花;陣型上,40人的成人團隊里加入10名8至11歲的孩子,歡騰的腰鼓方陣里,時尚的街舞元素成為點睛之筆……
又是兩輪改版,終于,一部被主創(chuàng)們自己認可的廣場舞作品出爐了。
![]()
盛世中華 薪火相傳
9月21日,星期日,秋雨瀝瀝。
西安體育學院籃球排球館,廣場舞《鼓舞聲聲迎盛世》的賽前排練已進入最后階段。再過三天,這支老、中、青、少四代人組成的隊伍便要啟程,前往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jié)第二十屆群星獎終評的現(xiàn)場。
這一刻,沒有人言語,只有激昂的旋律一遍遍響起,整齊劃一的腳步不斷旋轉騰挪,系著紅綢的鼓槌在空中揮舞。
“全力以赴,精彩綻放!”備賽階段的每一天,響亮的口號回蕩在排練廳里,所有人都沉浸在對一個舞步、一個細節(jié)的自我嚴格要求中。
常常,主創(chuàng)人員因為編排出一個傳神的動作而欣喜,因為和著音樂喊節(jié)拍而聲音嘶啞卻毫不懈怠。
常常,主創(chuàng)人員和隊員們圍坐在一起,一邊吃著盒飯一邊聊著改進方案,突發(fā)靈感時,即使嘴里含著尚未咽下的飯菜也一定要起身比畫給同伴看。
排練場上,汗水順著額角、下頜線滾落,浸濕了練功服,緊緊貼在身上,卻沒人在意,只是抬手抹把汗,繼續(xù)跟上節(jié)奏。
“后生,這不對!這鼓聲要的是那股‘狠勁’,是咱老祖宗在黃土坡上跟天斗的勁兒!”老藝人高金愛將他的畢生心得都教給年輕人:“這不光是動作,更是咱陜北人的精氣神。”
放下工作偷偷參加排練的李有恒,常常被妻子數(shù)落。但每每回家后,妻子總會默默給他改善伙食、加強營養(yǎng),主動承擔更多家務的同時打趣他說:“掌柜的,打腰鼓吃飯就是香!”
“打著打著就愛上打腰鼓了,現(xiàn)在一天不打就手癢癢。”為了完成學校實踐任務才加入腰鼓隊的“00后”學生宋佳偉靦腆地說,上次回家給爺爺奶奶表演,爺爺激動得直拍手:“這才是咱陜北的好后生!”
![]()
![]()
少兒方陣的小演員們,將每天放學后的時間都用來訓練。有時訓練結束已將近晚上11點,沒來得及完成作業(yè)的孩子們,一邊哭一邊寫作業(yè)。第二天,他們又興高采烈地來到排練場。
進入備賽倒計時,每天10個小時以上高強度的排練后,許多人回家都是倒頭就睡。前所未有的累,但沒有一個人說過放棄。
“這是咱的榮譽,不管咋都要堅持!”隊員們互相鼓勵。小演員的家長們,即使心疼孩子辛苦,依然紅著眼睛陪孩子訓練:“沒事,再堅持幾天就去比賽了。”
9月25日,第二十屆群星獎廣場舞門類的終評現(xiàn)場。當四代人同臺的《鼓舞聲聲迎盛世》壓臺演出,剪紙紋樣的“鉤云布衫”、標志性的白頭巾、空中飛舞的紅綢,在高亢激昂的陜北民歌和熱情歡快的陜北腰鼓中點燃了全場。
“黃河流過家門口,爺爺?shù)墓拈澄赵谑帧蓖昍AP響起,身著白衣綠褲的孩子們上場,他們帶著非遺傳承的使命、全民美育的初心,用一聲聲鼓點、一次次吶喊向觀眾展現(xiàn)著新時代少年兒童的朝氣蓬勃與自信。全場觀眾紛紛起立,為他們鼓掌、喝彩。
這一刻,站上這個舞臺的意義已然超越了爭奪獎項。他們早已用行動證明:陜北腰鼓的傳承,不僅是陜西群文人非遺傳承扎根人心的有力見證,是幾代人關于理想信念的賡續(xù)與堅守,是人民群眾對盛世中國美好畫卷的描摹和詮釋,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萬千氣象。(群眾新聞記者 柏樺)
![]()
群眾新聞記者 柏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