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針對紅軍城的最后總攻已經打響,正對這里的烏軍展開最后的絕殺。2025 年 11 月 3 日,烏克蘭武裝部隊東方司令部通報,烏軍在第聶伯羅州集結時,俄軍導彈突然襲來,給了烏軍毀滅性打擊。這一下就看出,俄軍的情報優勢越來越明顯,而烏軍不光兵力和裝備跟不上,連開戰初期的情報優勢也徹底沒了。
烏克蘭電視臺一名記者的遭遇更是戳心,他的兄弟從 23 年就參戰,打遍了克倫基、馬林卡等煉獄戰場都活了下來,最后卻在后方授勛時,被俄軍伊斯坎德爾 - M 導彈炸死 —— 烏軍高層硬是把最精銳的飛行員和步兵集中在開闊操場,等于給俄軍導彈畫了靶子。這哪是戰場犧牲,分明是高層失誤造成的悲劇,而這就是現在烏克蘭的縮影。
![]()
俄軍現在的優勢已經擺得明明白白,紅軍城、蘇梅州的爭奪戰里,俄軍直接發起了最后總攻。普京早就下了命令,11 月份必須拿下紅軍城,奠定整個特別軍事行動的大局。目前俄軍已經把烏軍圍住了,全殲對手只是時間問題。俄羅斯國防部說,前線 141 個地區的烏軍和外國雇傭兵基地都被轟炸了,打死不少雇傭兵。單說紅軍城,俄軍就投了約 11 萬兵力,用 “正面佯攻 + 側翼破防” 的戰術打,不搞代價大的強攻,而是靠圍困、火力封鎖和無人機殺傷,盡可能減少自己的損失。
就在這決勝的節骨眼上,朝鮮給俄軍送來了關鍵支援。根據韓國國家情報院和媒體報道,朝鮮近期又增派了士兵,光 9 月以來就加了約 5000 人,大多是建設工兵,負責基礎設施重建,還有 1000 多工程兵去排雷。要知道,之前已經有 1 萬多名朝鮮軍人在俄烏邊境前線守著,主要在庫爾斯克等地警備,幫俄軍穩住后方。別小看這些輔助任務,排雷、重建、守邊境,恰恰能把俄軍的專業作戰部隊解放出來,讓他們全撲到前線打主攻 —— 雖然朝鮮士兵不是決定戰局的核心,但這波支援等于給俄軍 “減負”,幫了大忙。
更關鍵的是,不止朝鮮,多路援軍都往俄烏戰場趕,俄軍的優勢被進一步放大。烏克蘭國防部自己發的戰報都承認,俘虜的 159 名俄軍里,大部分是白俄羅斯、埃及、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的雇傭兵。這就說明,俄軍在關鍵時刻真的有各路幫手過來了。現在戰場兩邊都有外國雇傭兵,但幫俄軍的顯然更務實 —— 說白了就是俄軍占著優勢,這些雇傭兵覺得過來打仗風險低,還能賺大錢。專家分析的三個原因很實在:一是俄方給的報酬更豐厚,二是跟著俄軍打更安全,三是對烏軍沒信心,怕拿不到錢或者跟著輸。非洲的、瓦格納的殘部、白俄羅斯的、拉美的雇傭兵都站到了俄軍這邊,這股力量加上俄軍本身 10:1 甚至更高的炮彈優勢,還有威力巨大的 FAB 系列滑翔炸彈,烏軍的防御工事根本扛不住。
面對俄軍的猛攻,烏軍嘴上說在 “有計劃后撤”,沒被完全包圍,要在紅軍城西翼建新防線,抵抗也變成了遲滯作戰。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俄軍拿下紅軍城已經沒懸念了。不過這勝利更像 “慘勝”,打下這里只是打開了下一場硬仗的大門,遠不是戰爭的終點。俄軍接下來肯定要打克拉馬托爾斯克和斯拉維揚斯克,那是烏軍在頓巴斯最后、最強的防御樞紐。能不能在奧切列季涅、新卡利諾沃建起有效防線,直接決定烏軍還能撐多久,也決定俄軍往 “雙子城” 推進的速度。這場仗打到現在,援軍的多少、戰術的對錯,早把戰局的天平越壓越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