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會變成流量秀場,同事們的到來不是為了追思,而是為了“上班”——《新聞女王2》開局即高能,以犀利筆觸刺破媒體行業的虛偽面紗。
SNK新聞部的戰火重燃。開局兩小時,優酷平臺熱度直接突破4400,瞬間登頂熱搜榜。11月5日,《新聞女王2》在萬眾期待中正式回歸。
這部由佘詩曼、黃宗澤等主演的港劇,延續了第一季的職場博弈,將鏡頭對準新聞行業的生態變革。傳統媒體、新媒體與官方力量的三足鼎立,讓這場媒體大戰更具看頭。
![]()
01 廣告與劇情齊飛
《新聞女王2》的商業價值從廣告數量上可見一斑。數據顯示,前三集廣告數量多達11則,涵蓋5則片頭廣告、4則創意廣告、1則中插廣告和1則片尾廣告。
該劇創下三項紀錄:年度開局廣告數第一、單集廣告數第一以及單集廣告時長第一。資本用真金白銀投票,反映出平臺對這部劇集的重視和信心。
劇情開局即高潮。第一集開場,馬國明飾演的梁景仁便意外下線,令觀眾震驚。他的追悼會成為全劇第一個名場面,同事們不是為了追思,而是為了“上班”,把葬禮當成博流量、吸眼球的表演舞臺。
匿名送來的“死不瞑目,沉冤待雪”挽聯將這場“秀”推向高潮,也為劇情埋下最大伏筆。觀眾和劇中人物都在猜測花籃是誰送的,懸疑感拉滿。
02 新聞戰場升級
《新聞女王2》的舞臺從第一季的SNK內部斗爭擴展到整個新聞行業。辭去SNK副總監職位的文慧心(佘詩曼飾),選擇加盟劉艷創辦的新媒體平臺“公開平臺”。
黃宗澤飾演的古肇華空降SNK出任新總監,與文慧心形成正面“開戰”模式。古肇華是一個徹底的“利己主義者”,大樓坍塌時,他居然琢磨著“插播保險廣告回本”。
李施嬅飾演的張家妍從“理想主義者”變為“職場進化者”,而高海寧飾演的許詩晴則從“性感花瓶”轉型為新聞處主管。四位女性代表媒體圈的不同立場,她們的博弈展現了職場女性的力量。
劇集近九成新聞選題取材于真實事件,從塌樓事故到挾持人質,每個案例都折射現實困境。這種基于現實的創作手法,增強了劇集的代入感和批判性。
03 演員表現喜憂參半
佘詩曼依舊是全劇的靈魂人物。她飾演的文慧心以利落短發和修身西裝亮相,一出場就自帶“女王氣場”。直升機上直播時,哪怕機身晃動驚險萬分,她依然能冷靜對著鏡頭播報。
佘詩曼的眼神戲被贊“收放自如”,和古肇華對峙時,眼神里的銳利能“殺”人;面對維權業主時,又藏著新聞人的共情。
黃宗澤的表演成為最大爭議點。部分觀眾認為他 “疲態明顯,雙目無神”,表演時“擠眉弄眼”。特別是和佘詩曼的對戲,被指“像剛從古裝劇片場穿越過來”。
不過,也有觀眾認為黃宗澤飾演的反派“壞得明目張膽”,將角色的邪魅氣質演繹得淋漓盡致。
馬國明雖然第一集就下線,但根據預告,他后續將以AI虛擬主播身份回歸,這個設定結合時事,令人期待。AI版梁景仁將以“數字人”的形象出現在SNK電視臺,參與新聞播報和選題討論。
04 港劇困境與突破
《新聞女王2》的廣告問題背后,是TVB連續七年虧損的現實。2024年TVB廣告收入暴跌74%,現在拍劇全靠內地平臺投資,優酷這次就投了不少錢,條件自然是多塞廣告。
盡管面臨資本壓力,但 《新聞女王2》在制作上全面升級。主創團隊將第一部主場景搬至大灣區,SNK辦公室與錄影棚整套棚景都在深圳龍崗搭建。
總監制鐘澍佳介紹,第二部涵蓋十余個新聞選題,并對媒體行業從業者做了詳細采風,強調對新聞理想保持熱忱的創作理念。這種專業態度,使劇集保持了港劇的“魂”。
劇中的專業細節凸顯真實感。佘詩曼為呈現暴雨中采訪的戲份,身負10公斤設備實拍,鏡頭里渾身濕透卻眼神堅定。拍攝團隊對新聞行業的還原度極高,從現場采訪的技巧到新聞倫理的探討,都能看出創作團隊做了大量功課。
劇集能否打破“續集魔咒”,關鍵要看后續劇情發展。前四集看下來幾乎沒有快進沖動,每一個鏡頭都在推動劇情。這種觀劇體驗,讓人想起了早年追《鑒證實錄》《妙手仁心》等港劇的時光:專業、緊湊、尊重觀眾的智商。
隨著劇情推進,梁景仁的死因謎團、文慧心與古肇華的較量、以及AI主播引發的倫理爭議,都將逐步展開。新聞女王的故事,才剛剛進入高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