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年初出茅廬時,我固執的認為世界是一定要講道理的。
所以受了委屈,要辯解。被人誤會,馬上澄清。事態不利于己,第一反應就是跳起來,大聲嚷嚷,想把局勢扳回來。
后來,被生活反復教育了幾次,才慢慢悟出一個字——靜。
當牌局對你不利時,最好的策略,不是咋咋呼呼地要換牌,而是閉上嘴,靜靜地看牌。
靜,就是吉。尤其,是心不能亂。
![]()
01
你的“爭執”,在別人眼里,就是“心虛”。
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
越是沒理的人,嗓門越大。越是心虛的人,越喜歡解釋。
當一件事對你不利,所有人都在指責你的時候,你跳起來,臉紅脖子粗地去跟每個人爭辯:“不是我干的!你們都誤會我了!”
你以為這是在維護自己。
錯了。
在別人眼里,你這種過激的反應,恰恰坐實了你的“心虛”。他們會覺得:“你看,他急了。肯定是說到他痛處了。”
真正有底氣的人,是什么樣?
是沉默。
他會讓你說,讓所有人說。他只是靜靜地看著,眼神里沒有憤怒,沒有委屈,只有一種“我看你們表演”的平靜。
這種沉默,是一種無聲的力量。它在告訴所有人:我懶得跟你們爭。因為事實,不需要爭辯。
當所有人都說完了,鬧夠了,他再不慌不忙地,拿出證據,或者說出最關鍵的那句話。
那一刻,全場肅靜。
高手,從不用音量壓人,他用“靜”,來控場。
![]()
02
每個人,都只能站在自己的認知上,思考問題。
這是我這幾年,最深刻的體悟。
你永遠,無法說服一個跟你認知不在同一個層面的人。
就像你跟一個從沒見過大海的人,爭論海是藍色的還是綠色的,毫無意義。在他的世界里,根本就沒有“海”這個概念。
當事態對你不利時,往往是因為,你和周圍人的“認知”,出現了巨大的偏差。
他們認為你是錯的,是基于他們的認知水平、他們的立場、他們的利益。
這個時候,你去跟他們爭執,去講道理,有用嗎?
沒用。
你只是在用你的認知,去硬磕他們的認知。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那該怎么做?
閉嘴。然后,做給他看。
我認識一個創業者,當年他要做一個很超前的項目,身邊所有的朋友、投資人,都反對。
他們說:“這個東西不靠譜,沒有市場,你肯定會失敗。”
他沒有跟任何人爭辯。
他只是默默地,關起門來,帶著團隊,把產品做了出來。
三年后,產品上線,引爆市場。
當年那些反對他的人,又都跑回來說:“我們早就知道,你這個項目能成!”
改變別人看法的,從來不是你的道理,而是你的結果。
在結果出來之前,你說的一切,都是廢話。
![]()
03
“靜”,是在為自己,爭取“轉機”。
當事態不利時,你的心,是最容易亂的。
一亂,就容易出錯。一出錯,就滿盤皆輸。
而“靜”,就是強迫自己,從混亂的局面中,抽離出來。
像一個棋手,暫時離開棋盤,站到高處,重新審視整個棋局。
靜下來,你能看清“誰是朋友,誰是敵人”。
那些平時稱兄道弟,一出事就落井下石的,是什么人?那些在所有人都指責你時,還愿意相信你、提醒你的,又是什么人?患難,是最好的人性過濾器。
靜下來,你能找到“問題的根源”。
事情為什么會發展到這一步?是我哪個環節出了錯?還是從一開始,就被人設了局?不情緒化,你才能像個偵探一樣,找到線索。
靜下來,你能等到“最好的時機”。
很多時候,局勢的逆轉,需要的不是你的行動,而是時間的推移。可能是某個關鍵人物的態度變了,可能是某個新的證據出現了。你一急,一亂,反而可能錯過這個轉機。
心靜,則萬物莫不自得。
當你自己的心不亂了,你才能看清,外界那些亂七八糟的局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