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光》宣傳照。(深圳市文化館供圖)
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6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詹裕敏)11月4日,“大地情深”——全國優秀群眾文藝作品展演暨第二十屆群星獎頒獎活動在重慶舉辦,本屆群星獎獲獎名單同步揭曉。廣東選送的音樂作品《追光》、舞蹈作品《最后一球》、戲劇作品《熱點》、曲藝作品《風火山》以及廣州市文化館廣州合唱團分別“摘星”,榮獲這一群眾文藝領域的政府最高獎。廣東實現四大門類“全滿貫”,獲獎數量與浙江并列全國第一。
廣東的五件獲獎作品中,其中兩件來自深圳:音樂作品《追光》由深圳市文化館、深圳市福田區公共文化體育發展中心、深圳市南山區文化館聯合打造;曲藝作品《風火山》由深圳市福田區公共文化體育發展中心、東莞松山湖宣傳教育文體旅游局共同打造,這也是深圳連續兩屆在該賽事中取得“雙星”成績。值得一提的是,《追光》的獲獎,是全國性文藝評獎制度改革近10年來,廣東省在群星獎音樂類項目中首度“摘星”。
群星獎是文化和旅游部設立的國家文化藝術政府獎,每三年舉辦一屆。據了解,本屆群星獎參評作品數量與質量均有明顯提升,共有1996個演出單位的5039個作品(團隊)、29.5萬群眾文藝工作者參評,174個作品(團隊)入圍終評,最終60個作品(團隊)獲獎,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廣場舞、群眾合唱各10個。
自1991年正式設立以來,廣東省已連續二十屆亮相群星獎,并創下多項佳績,累計獲獎200余項,涌現出大量貼近百姓生活、彰顯嶺南風情、反映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
廣東佳績的誕生并非偶然。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始終高度重視群眾文藝工作,堅持評創雙促,在創新工作機制、培育人才隊伍、加大惠民力度等方面持續發力。為做好第二十屆群星獎參評工作,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強化全省“一盤棋”統籌,廣泛發動21個地市積極參與,組織開展多輪專家評審、召開專題研討會議,反復打磨提升作品質量,同時加大扶持力度,對潛力作品和團隊給予多輪創排專項資金扶持。
而深圳連續兩屆“雙星”的佳績也離不開多年打造的群眾文藝創作長效機制。在深圳市文化館統籌下,全市已建立“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的群眾文化精品創作選拔網絡,并形成“主題共議、項目共推、人才共用”的協作機制。此外,針對本屆賽事,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設立專項扶持資金,聯合市區文化部門,以“共建共享”模式集結優質資源。深圳還將人才培養作為涵養群眾文藝發展的“活水源頭”,依托“鵬城金秋”市民文化節等品牌活動孵化優秀作品與團隊,通過“鵬城孔雀計劃”等渠道引進專家強化指導,定期舉辦“知行大講堂”等培訓提升全市文藝工作者創演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