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周六下午,筱雅帶著丈夫江川來到了咨詢室。
江川幾次準備說話,都被妻子強行打斷;他幫忙拉椅子,讓她先坐,筱雅也視而不見。
“我們過不下去了,但我還是想在婚姻的盡頭,讓您幫忙看看到底是誰的問題。”
抱著離婚決心來的筱雅,想讓這段婚姻“死個明白”。
01
被負面情緒填滿的家
和以往的男性來訪者不同,江川有很強的表達意愿。“老師,我家簡直是個垃圾場!”他話音未落,筱雅馬上反駁,說:“你每天回來,不做家務不管孩子,還嫌棄家里亂。再說咱家哪里不干凈了?”江川嘆了一口氣,說:“我不是說家里衛生不好,而是到處充斥著抱怨、嘆息、責罵等負面情緒……”
眼看著兩口子快吵起來了,我馬上轉移話題,讓他們談談怎么認識的。
10年前,兩人在醫學大會上認識,當時筱雅是護士,江川在一家醫療器械公司工作。會議開了三天,兩人始終坐在一起。會議結束,江川向筱雅表達了愛慕之意,兩人迅速確定了戀愛關系,一年后步入婚姻殿堂。
結婚時,兩家湊錢,全款幫他們買了房子。孩子出生前,夫妻倆非常幸福。結婚第三年,兒子出生,伴隨著幸福一起來的,是突然增多的家務、根本不夠用的時間。筱雅提出讓婆婆來幫忙,因為她自己媽媽身體不好。江川欣然同意,因為他媽媽性格好、愛干凈、會做飯,跟妻子也合得來。
婆婆來了后,兩口子輕松了許多。兒子一歲時,筱雅跟婆婆起了爭執,她覺得婆婆照顧孩子的方式不科學,比如暖氣開得很足的冬天,老太太非要給孩子穿棉襖;婆婆不用尿不濕,非要用舊衣服改成的尿布。
筱雅最忍受不了的,是婆婆堅決不讓她喂母乳……婆媳倆吵了起來。筱雅說婆婆無知,成心要拆散他們這個小家。老太太很委屈,因為她當了多年老師,把兒子培養得很優秀,在兒媳眼里怎么就一無是處。
江川誰都不想得罪,勸了媽媽再哄媳婦,最終婆媳握手言和,但關系大不如前。
兒子2歲的一天,筱雅沒有跟江川和婆婆商量,突然宣布自己已辭職,準備做全職媽媽。江川沒說什么,婆婆抱怨她應該提前打個招呼。筱雅說:“您回老家的火車票我已經買好了,算是提前告知了吧?”
見母親被妻子氣得回老家,江川心里很生氣,但忍著沒發火。他力所能及地承擔了一些家務活兒,遇到任何問題,也都跟筱雅商量。兒子上幼兒園之前,兩人配合得不錯,很少吵架。
夫妻關系發生變化是在兒子上小學后。小家伙課堂上經常說話、家庭作業記不全,老師隔三岔五找筱雅。她不敢跟老師發火,也不知道如何管教兒子,只好把怨氣都發泄在江川身上。“每天我都接到她好多電話,不接就一遍一遍地打。我說開會不方便,她反問我孩子重要還是工作重要。”
江川是公司的技術骨干,收入高,壓力也不小。忙完一天回到家,撲面而來的是妻子的質問和抱怨,慢慢地,他不愿回家了。“老師找家長很正常,但她覺得這是天大的事兒,說孩子隨我父母,毛病都是我媽當初慣的。”最讓江川受不了的是筱雅總向他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老公不給力,“如果哪天我們離婚,責任都在你們江家”。
02
不安全感滋生出抱怨
其實,江川下班后、休息日都會主動分擔家務、照顧孩子。筱雅的反應卻很奇怪,丈夫不做家務,她抱怨;承擔家務,她也沒多高興。
江川上班前會做好早餐,孩子開開心心地吃飯,筱雅找茬兒,抱怨他做的飯不適合小孩,分量太多不知道節省;江川下班后陪孩子玩得正開心,筱雅突然大聲嚷嚷說他們弄亂了房間……
我問筱雅對此有什么要說的,她沉默了很久,說:“看他偶爾準備早飯,還一副很開心的樣子,我就非常來氣,他這不是在告訴我做飯很容易嗎?我的付出總是被輕視。”
我問她:“那他主動陪孩子玩兒,你為什么也不開心呢?”“看見他們開心,我覺得這個家有我沒我都行。”筱雅覺得江川偶爾才陪一次孩子,沒什么可炫耀的,而是應該感到內疚、對不起她。
“你認為如果老公珍惜你、在意你,就應該時時感到內疚?”面對我的發問,筱雅想了想,說:“他覺得對不起我了,才會拿我當回事。”一旁的江川無奈地搖頭。
我讓她說說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很早離婚,我跟媽媽生活……”筱雅停頓了一下,繼續說,“媽媽幾乎天天跟我說爸爸不好,她一個人帶我很苦,生活也很拮據。我稍微開心點兒,她就會用那種很失望的眼神看我,言語中也總是指責和打壓。”
媽媽對待筱雅的方式讓她從小就自卑又敏感。結婚后,她延續了媽媽的方式,做任何事情都希望被看到,也覺得他應該因為沒怎么顧家里而內疚。“只有這樣,她才覺得我離不開她。”江川說出了妻子的潛臺詞。
在筱雅的成長過程中,媽媽總是任勞不任怨,將自己對前夫的不滿和憤怒發泄在女兒身上。筱雅在接受過程中心懷愧疚和不安,也在無形中將這種模式復制到自己的婚姻生活中,把媽媽曾帶給她的情緒暴力,轉嫁到丈夫和孩子身上。當江川質疑、不滿時,她反而把問題歸咎于他甚至其原生家庭。
筱雅認識到了這一點,在我的鼓勵下,她向江川道了歉。
03
每個人都值得被愛
第一次咨詢結束后,筱雅主動見了媽媽。
面對熟悉的指責和抱怨,筱雅沒有像往常一樣沉默,而是問媽媽:“您看到我開心嗎?”媽媽回答說“開心”,筱雅繼續問:“為什么明明看到我很開心,您卻要抱怨?為什么您覺得我什么都做不好?”媽媽愣住了,筱雅又問:“為什么從小到大,您從不夸我,反而是做對了也會被批評?”
媽媽沉默許久,第一次向筱雅袒露心聲。離婚后,她覺得自己很失敗,不該讓女兒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為了不讓筱雅抱怨,媽媽選擇先發制人,通過指責女兒來掩蓋自己的“失敗”。“我覺得這樣做,你才會更離不開我……”媽媽的這句話,在筱雅聽來很熟悉——那不正是她一直想對江川說的嗎?
母女倆抱頭大哭一場,筱雅的很多心結也就此打開。回家的路上,她給我打來電話,說:“我希望被重視,渴望被愛,卻總是用指責、抱怨的方式,希望對方因為內疚而更愛自己,這實在是太霸道了……”話沒說完,筱雅笑了。
筱雅回到家時,江川正在廚房做飯。她按照我的建議先走進臥室,站在鏡子前,告訴自己:“你不再是從前那個小女孩了,你長大了,內心也更豐盛了。你善良真誠,值得被愛!”
看見鏡中淚流滿面的自己,筱雅感到前所未有的輕松。
從臥室出來,江川和兒子正將做好的飯菜擺上桌。筱雅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說:“寶貝,媽媽其實特別羨慕你,因為你有一位體貼、溫柔又會賺錢的爸爸!”“我覺得你媽媽說得非常正確!”江川也笑著對兒子說。一家人圍坐在一桌,其樂融融。江川發信息給我,說那是三年來他吃得最香的一頓飯。
不久后,筱雅再次來到咨詢室。這一次,她是一個人來的,表情輕松自在,笑容一直在臉上。她告訴我,來之前她告訴江川,“我尊重你的選擇,也能接受這段婚姻中的任何可能”。
這次回到家,迎接筱雅的是江川緊緊的擁抱,和他許久沒說的一句話:“我真的好愛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