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穿不久的1200元昂跑就開始嘎吱響,撒痱子粉只能緩解幾天”,這位消費者的困擾并非個例。上海網友momo的Cloudrunner一月異響、美國市場集體訴訟直指11款鞋型,這場圍繞“吱吱聲”的質量爭議,正讓以專業跑鞋自居的On昂跑陷入信任危機。
更值得深思的是,當品牌忙著在成都開出500平米旗艦店、與LOEWE推出5600元聯名鞋時,其2025財年Q2財報卻呈現“銷售額增長32%、凈利潤暴跌232.7%”的冰火兩重天,昂跑的高端化之路正布滿荊棘。
![]()
異響背后,是昂跑引以為傲的核心技術陷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困境。客服將問題歸咎于“云模塊進入潮濕雜質”,并強調“非質量問題”,但這一解釋難以服眾。
所謂“云模塊”即CloudTec中底的鏤空結構,曾憑借PEBA、TPU等輕量化材料的回彈性能,助昂跑斬獲《跑者世界》編輯推薦獎,更成為品牌辨識度的核心:就像LV老花般一眼可辨。
然而業內人士直言,物理結構緩震并非新技術,李寧早有類似設計,其視覺價值遠超功能價值,而鏤空結構極易藏污納垢的先天缺陷,為異響埋下隱患。
![]()
質量爭議的發酵正在侵蝕昂跑的品牌根基。盡管品牌NPS評分達62,高于行業均值45,68%用戶認可其“落地輕盈”,且小紅書話題瀏覽量超4500萬,但異響問題已形成負面傳播鏈。
運動愛好者Firello的四雙昂跑中,第一代Cloudsurfer不僅異響嚴重還出現鞋底塌陷,過保后維權無門的經歷,折射出品牌售后體系的滯后。
當消費者被迫用痱子粉、椰子油等“偏方”自救時,其“高端專業”的定位難免打折扣,畢竟千元跑鞋市場從不缺替代者:HOKA憑厚底成專業派首選,薩洛蒙越野通勤雙線出圈,亞瑟士牢牢占據核心跑者市場,更有Lululemon等跨界玩家虎視眈眈。
![]()
比質量爭議更棘手的是品牌“增收不增利”的結構性矛盾。2025財年Q2,昂跑凈銷售額達7.49億瑞士法郎,但凈利潤虧損4090萬瑞士法郎。管理層將原因歸于“外匯收益影響”,但深層癥結顯而易見:高端化策略推高了成本。
為塑造輕奢形象,昂跑與LOEWE聯名款溢價超200%,5600元跑鞋、17900元馬甲引發“割中產”爭議;渠道端96.97%門店位于成熟商圈,50.82%入駐高檔商場,成都旗艦店等大店模式進一步加劇租金壓力。
即便DTC渠道復購率高于電商3倍,中國市場會員復購率達48%,也難以覆蓋高昂的運營成本。
![]()
中國市場成為昂跑的“救命稻草”,卻也暗藏風險。2025財年Q2亞太市場銷售額增長101.3%,成都首店開業后,合肥、沈陽等二線城市首店密集落地,試圖復制“高端商場+體驗式零售”的成功,數據顯示57%用戶在線下體驗后會線上復購。
但高速擴張背后,是細分市場的短板:在越野跑領域,HOKA市占率達32.6%,昂跑僅5.8%;均價1500元的定價高于耐克、HOKA,限制了下沉空間。
更關鍵的是,中國消費者對“專業”的訴求從未降低,當品牌將資源傾斜于聯名營銷和門店裝修時,CloudTec技術的迭代完善卻被忽視,近期推出的LightSpray噴織技術雖實現輕量化突破,卻未解決核心的異響問題。
![]()
昂跑的困境本質是“專業基因”與“高端野心”的失衡。曾憑借CloudTec技術在跑圈立足的品牌,如今在社交聲量與功能品質間逐漸失重。
抖音播放量破2億、小紅書話題熱度居高不下,證明其營銷成功,但美國集體訴訟、消費者的異響吐槽也警示:專業跑鞋的核心競爭力終究是產品力。
若不能正視CloudTec技術缺陷并優化,持續依賴聯名和渠道升級維系高端形象,即便中國市場短期增速亮眼,也難以構建真正的護城河。
畢竟,新中產選擇千元跑鞋,買的不僅是品牌標簽,更是專業性能的安心承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