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關系在今天變化很快。長久的陪伴變得少見。但有些人的關系持續了一輩子。
張學良和趙一荻的故事就是一個例子。他們在一起度過了七十二年。這段漫長的陪伴有起有落。故事的結尾發生在2000年。
![]()
時間是2000年6月22日。地點在夏威夷檀香山的一家醫院。病房里很安靜。九十九歲的張學良坐在輪椅上。
他看著病床上的趙一荻。趙一荻八十八歲。她身上插著管子。一臺機器幫她呼吸。她已經昏迷了。
一名醫生走到張學良身邊。醫生輕聲問他一個問題。是否要停止機器的支持?張學良看著趙一荻。他認識這張臉孔已經七十二年了。他最后點頭同意了。
![]()
事情的起因是五月的一次摔倒。趙一荻的晚年身體不好。她有肺部和骨骼的問題。這次摔倒很嚴重。
她的幾根肋骨斷了。斷骨刺傷了她的肺。這讓她無法呼吸。她的身體狀況很快變差。她開始發高燒。
醫生們努力搶救。但她還是陷入了昏迷。她的生命只能靠機器維持。張學良的點頭,為他們七十二年的關系畫上了句號。
他們的故事要從1929年講起。那一年,趙一荻才十七歲。她在一個舞會上認識了張學良。她的父親趙慶華是政府官員。
![]()
張學良當時很有名。趙一荻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她離開家,去了沈陽找張學良。她的父親非常生氣。
他在報紙上登了聲明。聲明說他不再認這個女兒。趙一荻因此失去了家庭的支持。她在張學良身邊沒有正式名分。她當時的身份只是一名“侍從”。
![]()
趙一荻在十七歲時做了第一個選擇。1940年,她做了第二個重要選擇。當時,張學良的處境已經改變。
他被關押起來,失去了自由。1940年,張學良的妻子于鳳至生病了。她需要去美國看病。張學良在貴州被關押,身邊沒有人照顧。
這個時候,趙一荻在香港。她相對自由。她和她年幼的兒子張閭琳住在一起。她面臨一個選擇。她可以留在香港,也可以去張學良那里。
![]()
她選了后者。她把兒子交給一個朋友照顧。然后,她自己去了貴州,走進了張學良被關押的地方。
趙一荻的這次探望持續了幾十年。他們先在貴州。后來,他們被轉移到我國臺灣省。他們在臺灣新竹的山里居住。
![]()
他們不能隨意走動。生活條件很艱苦。他們不再是以前的“少帥”和“名媛”。他們開始自己種菜。他們還養雞和養鴨。
張學良用很多時間來讀書。他主要研究明朝的歷史。趙一荻在勞動之余,開始尋找精神上的安慰。
![]()
她接觸了基督教,并成為了一名信徒。她的信仰也影響了張學良。在那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他們兩人互相依靠。
時間又過去了很多年。到了1964年,一件事改變了他們的關系。張學良和趙一荻都想接受基督教的洗禮。
![]()
但教會告訴他們,他們必須先成為合法夫妻。張學良因此給在美國的于鳳至寫了一封信。他向于鳳至說明了情況。
于鳳至收到了信。她同意了離婚。她簽署了離婚文件并發了回來。1964年7月4日,張學良和趙一荻在臺北市結婚了。
![]()
婚禮的規模很小,人也很少。那一年,趙一荻五十一歲。張學良六十四歲。她從十七歲等到五十一歲,終于有了正式的妻子身份。這中間隔了三十六年。
趙一荻在2000年去世。她的追思會在夏威夷的一座教堂舉行。這座教堂是她生前常去的地方。她穿著一件紅色的中式上衣。
![]()
她的手里放著一本《圣經》。身上蓋著一床被面。這床被面是從北京帶來的。她的侄子趙允辛把它帶到了夏威夷。趙允辛是趙家在大陸的親戚代表。這床被面代表了她和故鄉的聯系。
張學良坐著輪椅參加了儀式。他一直看著趙一荻的棺木。第二年,張學良也去世了。他們最后一起葬在檀香山的神殿谷墓園。
![]()
他們合葬在一起。七十二年前,趙一荻去了沈陽。七十二年后,張學良在病房點頭。這個點頭,結束了他們這段長久又復雜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