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末期,司馬昭令鐘會率領大軍伐蜀,鄧艾偷渡陰平,兵臨成都城下。蜀漢后主劉禪,最終主動獻城投降。
![]()
因此很多人覺得,城中明明還有上萬守軍,姜維援軍很快就到。若劉禪堅持不投降,抵抗到底,等待救援,或許蜀國就不會那么快滅亡。
仔細研究歷史,并結合考古發現,若劉禪堅持不投降,他可能連10天都活不了。
此次伐蜀,魏國出動16萬大軍,而蜀國全部兵力加起來只有10萬,各地防守還得除去2萬,剩8萬。
![]()
姜維劍閣5萬兵力,卻被鐘會10萬大軍死死牽住,且后路已被鐘會切斷,就算強行突圍,也會陷入腹背受敵,根本沒有救援機會。
成都3萬兵力,諸葛瞻已率最后2萬多精銳,在綿竹與鄧艾決戰,然而最終卻慘遭失敗。
![]()
當鄧艾兵臨城下約有2萬多大軍(包括之前作戰收編的降兵),而成都城內僅剩不到1萬守軍,且很多都是臨時招募的老弱之兵,一觸即潰。
城內的糧草多少呢?約40萬斛,好像還挺多,但是數萬全城百姓和守軍平均一下就沒多少了。每天按最少4萬斛計算,只夠十天的。
![]()
城外能不能調糧?蜀漢的漢中糧倉,早被鐘會攻破陽安關時,就已全部控制。當鄧艾在綿竹擊敗諸葛瞻,南中、江油的調糧路線,也被堵住。
沒糧,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劉禪若是堅持死守,恐怕最后只會引起士兵嘩變,以劉禪的能力,最后是一發不可收拾。
比外部環境,更可怕的,還有人心。蜀漢朝堂自諸葛亮、蔣琬、費祎、董允,四位重臣去世之后,朝堂被劉禪寵溺的宦官黃皓專權,弄的是烏煙瘴氣,腐朽不堪。
![]()
以譙周為首的很多大臣,沒想著如何抵抗,卻想著如何勸劉禪趕緊投降。劉禪就算想抵抗,找一個能臣賢士,組織抵抗都找不到。
![]()
蜀漢的滅亡,是三國歷史后期,蜀漢國力逐漸衰微,人才斷裂,國力長期拉大的必然結果。
而劉禪本人,更是一無劉備當年的膽識魄力,二無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又怎能帶動全城將士拼死抵抗?
若是劉備、諸葛亮或是關羽等在世,那么鄧艾,又豈敢在那成都城下,如此猖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