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盡了世間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上海灘上的風云變幻,如今還時常被人們提起。外灘的風景固然值得流連,但在上海這座國際化的大都市里,法學院們也都深藏不露,各有特色。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這幾所法學院校,一領魔都的風采!
![]()
復旦大學法學院:
江灣大草原,人均一畝田
復旦大學的法學院位于江灣校區,在楊浦區新江灣城的西北部。江灣校區是復旦大學“一體兩翼”校區總體布局“一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03年12月底開始動工,歷經五年的建設,一個寧靜雋永,生機盎然,既蘊含新古典浪漫主義的優雅,又散發著現代氣息的嶄新校區已躍然于眾人眼前。置身其間,不僅能品味到百年復旦的深厚積淀和文化底蘊,也能感觸到新世紀復旦的強烈脈動。
除了法學院,同處江灣校區的有上海數學中心、復旦大學物理學系、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系等。與理工科的各種實驗室相比,作為江灣校區唯一的人文社會科學類院系,法學院的確不需要過多的教學樓。但“萬綠叢中一點紅”,復旦大學對于法學院依然極為重視,于是便修建了廖凱原法學樓。
廖凱原法學樓是復旦大學江灣校區一期工程的六大建筑之一,總建筑面積逾27000平方米,而這一數據是中國政法大學海淀校區教學用建筑占地面積(9094.60平方米)的三倍。
![]()
在 建筑樓 體 前的 下沉式廣場的襯托下 ,廖凱原法學樓顯得更加氣勢恢宏,從建筑外觀到內部裝潢都充滿了歐式的風情。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卡其色的磚塊彰顯著復旦大學法學系的歷史底蘊,悠久且璀璨;落地的玻璃窗則向室內提供了充足的陽光,明亮而溫暖;樓梯兩側的綠植茁壯成長,預示著法學院的欣欣向榮。
![]()
凱原法學樓的內部同樣讓人驚艷——裝飾性的棕櫚樹直達三樓,樓內的燈巧妙地分布在墻上,與整體建筑風格相得益彰的同時,也保障了同學們在樓內學習的基本需要。明亮空曠的一樓大廳里,還有一些桌椅以供同學們交流討論。
![]()
由于江灣校區處于楊浦區較為邊緣的地帶,所以這里 視野開闊、風景宜人 ,也被同學們感嘆——“江灣大草原,人均一畝田”。但正是這樣人際稀少、環境優美、資源豐富的校園,才更加適合同學們潛心學術、刻苦鉆研。
向往復旦大學法學院的你,愿意成為“有田一族”嗎?
![]()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繁華市中心,徐匯CBD
與復旦大學法學院不同的是,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處在熱鬧繁華的徐匯校區;與復旦大學法學院相同的是, 上海交通大學 凱原法學院也有一座廖凱原法學樓——而這座法學院本身也與廖凱原先生密不可分。
上海交通大學的法學院原本成立于2002年,相對于全國絕大多數院校,它的出現并不算早。2007年美國廖凱原基金會向上海交通大學捐資建設法學院,2008年法學院同時冠名為“凱原法學院”。2012年,廖凱原法學樓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落成。
![]()
上海交通大學廖凱原法學樓位于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在徐匯校區原教二樓舊址進行建造。該項目總建筑面積9033平方米,基建投資6000萬元。工程于2011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2012年12月15日竣工落成。廖凱原法學樓為四層框架結構,其中地下層為圖書館,地面一層為學院公共服務區,二層為公共教學區,三層為辦公區和教學研究基地,四層為廖凱原法治研究中心和教師辦公研究區。
![]()
由于徐匯校區的總體占地面積受限,所以上海交通大學的廖凱原法學樓在建筑規模上稍微低調了一些,但這依然無法掩蓋其耀眼的光芒。與極具設計感、充滿現代化的建筑外觀一致, 廖凱原法學 樓 內部的基調同樣明亮、簡潔、大方。在這樣的學習環境里,法學院的學子們當然應該把握機會,奮勇向前。
在此不得不提的是,雖然上海交通大學的法學院成立較晚,但自2012年起,凱原法學院連續十余年進入QS世界大學法學學科百強;在2020、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躋身世界30強,位居中國大陸第一位;2022年,在教育部第五輪法學學科評估中取得新的突破。
![]()
“小隱隱于林,大隱隱于市”,說的或許就是位于徐匯區的上海交通大學。校外是繁華,校內有古跡;學院里的師資實力強勁,而出了校園也有目不暇接的實習機會。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硬件與軟件兼具的“法學新秀”,是你夢想中的法學院嗎?
上海政法學院:
佘山腳下,花園學府
![]()
上海政法學院有兩個校區:本部和普陀校區。本部即為青浦校區,位于松江區的青松公路7989號;而后成立的普陀校區,其前身則是上海市司法學校(于2010年 正式劃歸上海政法學院管理 )。
坊間對于上海政法學院的校園美景評價極高,從“佘山腳下,花園學府”這一句便可窺得幾分。松江土地開闊,留給了上海政法學院充足的發展空間。校園里的總體建筑風格為德式,在嚴謹規整之中又不失精致美觀——而這,也正與法學這門學科有著異曲同工之美。不知這是校方有意為之,還是只是一個美麗的巧合?
![]()
上海政法學院的圖書館雖然看上去占地面積并不算大,但其資源并不容小覷。截止2018年末, 上海政法學院 的館藏圖書為1030414冊,平均每位同學可得圖書87.93冊;同時,館藏電子圖書更為充足,共有1774520冊,電子期刊、圖書等數據庫為6545個,各類數據庫近40個。
![]()
上海政法學院 的圖書館內部,也與其他學校多有不同。占據了主墻位置的玻璃,使得室內的透光量極為充分。天氣晴好時,在館內讀書、自習的同學們,便可以一邊沐浴著陽光、一邊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豈不美哉!
![]()
除了德式風情的建筑樓,野馬浜的自然景觀也是校園里讓人眼前一亮的存在。春有海棠秋有桂,夏日微風冬飄雪——在這個一年四季皆如畫的校園里,同學們自然更能夠平心靜氣地吸收知識。
雖然上海政法學院距離市中心較遠,但是去佘山和歡樂谷卻相對來說較為方便。或許,這就是“有失必有得”吧~
華東政法大學:
微微一笑,傾動全城
在本篇推送壓軸的,當然是有“全國最美校園之一”美稱的華東政法大學。如果說其他院校的美,只是獲得了校內師生的認可,那華政則是經受住了諸多屏幕的考驗,由此還被同學們稱為“華政影視基地”。
雖然華政的松江校區在2003年才建成,但校內建筑的紅白配色簡約而不失大氣。整個校區里遍布著歐式建筑,充滿了浪漫風情。或許,這就是它成為諸多青春戀愛劇取景地的原因之一。
在民間一則《中國十大高校影視拍攝基地》的榜單上,華東政法大學因“環境優美、中西合璧”的特色,位列第一。在這里拍攝過的作品或許比你想象中更多——《微微一笑很傾城》(劇版和影版均在華政取景)《撒嬌女人最好命》《戀愛通告》……
![]()
( 明珠樓 )
![]()
(韜奮鐘)
松江的校園里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而華政的長寧校區也有著獨特的氣質。和03年才建成的新校區不同,50年代建成的長寧校區白黃相間,樓梯外露,略顯復古。長寧校區原為圣約翰大學,是中國近代史上名聲顯赫的第一學府。由于圣約翰大學為教會學校,所以其校園風景充滿了時代特色——特別是居中的韜奮鐘,紅磚的四維和中央的大天井,幾乎每個拍攝近代大學的電視劇都會在此取景。
即便放眼全國,華東政法大學也可以在“最美校園”的比拼中名列前茅。這所“傾動全城”的美麗校園,是否也讓你為它心動呢?
![]()
其實地處魔都的最美法學院遠不止上述四家,無論是遠在閔行的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還是同在五角場的同濟大學法學院,其校園風格都有自己的特色。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選取了部分院校。
如果你是魔都的法學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們一起分享你身邊的美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