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看新聞報道,中美貿易戰降溫的消息剛讓人松了口氣,特朗普政府轉頭就換了套打法,這波操作著實讓人看清了華盛頓的真實盤算。前腳還在談經貿共識,后腳美國防長赫格塞斯就馬不停蹄地穿梭于東南亞和南亞,印度、菲律賓、越南接連傳來的消息,每一條都帶著針對中國的意味,所謂的“共識”更像是緩兵之計。
11月的吉隆坡東盟國防部長會議上,赫格塞斯和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共同宣布成立“菲律賓特遣部隊”,60人的規模、海軍將軍領銜,聽起來架勢不小。可剝開“加強協調、降低緊張”的外衣,這壓根不是什么新作戰部隊,不過是美菲現有聯盟框架下的協調機制,核心還是情報共享、聯合演習和后勤支持那一套。五角大樓說得直白,就是要“調整軍事活動范圍”“重建南海威懾”,誰都清楚這威懾的矛頭對準了誰。就在同一天,赫格塞斯還帶著巡邏艇和教練機的援助計劃訪問越南,一句“支持獨立而強大的越南”說得冠冕堂皇,這套幾十年前就用過的制衡套路,如今換湯不換藥地搬了出來。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與印度簽下的10年防務合作協議,莫迪政府最終還是在軍事合作上倒向了美國,把中俄晾在一邊,讓美國在南亞的圍堵布局落下關鍵一子。
![]()
這還只是一線布局,二線的動作更讓人警惕。特朗普訪問韓國時高調宣布“批準韓國建造核潛艇”,李在明政府喜不自勝,滿心想著用核潛艇盯防中國。這邊韓國還沒來得及開工,日本官媒就放出風聲,高市早苗政府也在向美國尋求核潛艇。再加上一直張羅此事的澳大利亞,未來中國周邊可能出現三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這哪里是維護區域安全,分明是在制造水下軍備競賽。而這一切的背后,都藏著美國財長貝森特的那句承諾:“兩年內解決稀土問題,讓中國無法在該領域威脅美國”。這話與其說是給美國民眾的定心丸,不如說是給五角大樓的時間表——兩年內不敢與中國直接沖突,就先在中國周邊布下“天羅地網”。
可這套看似嚴密的圍堵計劃,實則漏洞百出。美國想把印度、菲越等國綁上戰車,但這些國家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印度奉行“戰略自主”多年,絕不會甘心成為美國的附庸,10年防務協議更多是互相利用;菲律賓一邊拉美國壯膽,一邊又怕真的卷入中美沖突,仁愛礁、黃巖島的博弈中,美國多次只是口頭聲援,從未真正出兵,這樣的“靠山”能靠得住嗎?越南更是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既想要美國的軍事援助,又不敢徹底得罪中國,這種搖擺不定的立場注定讓其難以成為美國圍堵中國的可靠棋子。
![]()
更重要的是,美國低估了中國捍衛主權的決心和實力。在黃巖島,中國海警早已部署永久設施,仁愛礁周邊有“九段線”巡邏艦隊,任何外來艦艇靠近,都會面臨“水炮、撞擊或導彈鎖定”的梯級回應,這不是虛張聲勢,而是實實在在的防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早已點破美方本質:“美方才是南海和平穩定的破壞者”,國防部的“聯合利劍”軍演更是用實力彰顯捍衛主權的決心。美國把菲律賓當成“棋子”,把日韓澳當成圍堵工具,卻忘了這些國家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經濟聯系,真要撕破臉,受損的只會是他們自己。
那些被美國拉攏的國家或許忘了,美國的援助從來都不是免費的。菲律賓采購的美制“堤豐”導彈系統,專家早已警告會加劇南海緊張;韓國、日本耗費巨資建造核潛艇,最終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危險的安全困境。《環球時報》的評論一語中的:“菲本質上只是充當美推行霸權的‘工具人’”,這句話放在日韓澳身上同樣適用。美國只在乎自己的霸權利益,一旦局勢失控,最先被犧牲的就是這些所謂的“盟友”。
中美博弈的核心從來不是誰能拉攏更多盟友,而是誰能真正維護區域和平穩定。中國一直在推進島礁建設,深化與東盟的外交合作,用實際行動守護南海的安寧。而美國呢?到處煽風點火、制造對立,把原本平靜的南海攪得風浪不斷。所謂的“天羅地網”,看似聲勢浩大,實則是外強中干的紙網,根本擋不住中國捍衛主權的堅定步伐。
![]()
歷史已經多次證明,任何試圖圍堵和遏制中國的企圖都注定失敗。特朗普政府放棄一對一對抗,轉而聯合盟友圍堵,看似換了高明的打法,實則是對自身實力不自信的表現。南海的礁石見證了無數風雨,中國守護祖宗海的決心從未動搖。那些沖著中國來的動作,最終只會反噬自身。美國與其費盡心機布下圍堵之網,不如正視中國的發展,回到平等對話的軌道上來。畢竟,和平穩定才是亞太地區共同的利益所在,任何逆勢而為的挑釁,終將遭到歷史的懲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