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閆宇飛
當前,印度尼西亞(以下簡稱“印尼”)正站在城市化與數字化的雙重十字路口。作為東南亞人口第一大國,印尼35歲以下群體占比超過50%,數字經濟規模預計2025年將突破1300億美元。然而,雅加達等超大城市正深陷“大城市病”的泥潭:年均25厘米的地面沉降、雨季內澇威脅半數城區安全、交通擁堵致年損失65億美元。
在此背景下,印尼新首都努山塔拉的規劃被視為破局關鍵。這座位于加里曼丹島的未來之城,設立六大“智慧城市目標”: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智慧能源、智慧產業與人力資源、智慧基建,計劃實現80%綠色能源覆蓋、30分鐘全域交通圈、95%政務數字化率,目標是到2045年成為全球首個百萬人口規模的凈零碳排放城市。
在此愿景驅動下,中國與印尼圍繞智慧城市展開的合作不斷深化。中國在5G、人工智能、智能交通、電動汽車、新能源、電商平臺、數字金融等領域擁有領先優勢,正逐步轉化為印尼城市轉型的現實解決方案。除提供產品與服務外,中國政府和企業更將產業鏈、人才鏈與創新鏈帶入印尼本土發展框架,雙邊日益密切的政企協作、平臺共建和機制聯通,正推動兩國共同構建一個技術先進、綠色低碳、包容可持續的智慧城市未來。
![]()
錨定智治未來,鋪設孿生城市方案
雅加達作為印尼前首都,長期面臨城市化進程中的多重治理難題,映射發展中國家超大城市的共性挑戰:GIS地理信息、BIM建筑模型與IoT設備數據長期割裂,導致規劃效率低下,防災響應滯后。
中國企業51WORLD主導的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建設,為破解雅加達治理困局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通過多源數據融合技術,該平臺將700平方公里城市空間全要素三維還原,實時映射空氣質量、人口遷移、交通流量等城市指標。構建動態映射物理城市的數字底座,可有效提升城市土地利用率、減少無效基建投資,為雅加達城市精細化管理運營與智能化決策提供強大的技術和數據支撐。
這一技術賦能體現中國智慧城市經驗的系統性輸出。隨著努山塔拉的規劃與建設,這種經驗正在向新首都的發展規劃延伸。新首都由努山塔拉首都管理局負責管理,根據其2023年出臺的《努山塔拉智慧城市藍圖》,智慧政務或智慧治理是努山塔拉建設規劃的重要部署之一,未來將結合信息通信技術及數字化發展的戰略動態,將城市管理與規劃服務、市民數字化服務、商業運營服務、智能治理系統等各類綜合服務整合于“Smart Feature”的智慧治理系統中,推動努山塔拉乃至輻射全印尼的智能政府治理轉型。
深圳,作為中國首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通過數字孿生城市技術和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建設構建覆蓋交通、能源等領域的虛擬鏡像系統,交通流量預測精度達90%以上,充電設施管理通過“電力充儲放一張網”實現精準調度。“孿生城市”支撐了深圳的城市管理從經驗驅動向數據決策轉型,成為全球智慧城市建設的標桿。
2023年,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廣東省深圳市政府與印尼海洋與投資統籌部、努山塔拉新首都管理局簽署關于印尼新首都規劃經驗交流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未來,深圳將同努山塔拉持續共享智慧城市建設經驗,推動其智慧城市建設與治理的本土化落地。
![]()
驅動新型基建,構建低碳智能樞紐
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中國與印尼已在智慧交通系統、安防系統、5G等多個關鍵技術方向展開務實合作,積累豐富成果,成為雙邊關系中最具活力和前景的合作板塊之一。
(一) 智慧交通與出行
根據2022年第63號總統令,智能交通與出行領域是印尼新首都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要素之一,計劃80%的出行通過公共交通或主動出行方式(如步行、騎行)實現。
為落實這一發展藍圖,印尼積極推進國際合作,借助先進技術加快智慧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中國和印尼在智慧軌道交通領域的合作實現重要突破,取得顯著成果。
2024年8月,印尼前總統佐科攜內閣成員試乘中國中車集團旗下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逸群”智慧快軌列車,全程約2公里,路線覆蓋新總統府及四座統籌部辦公樓。該列車使用動力電池或氫能源驅動,不依靠化石燃料,不排放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和空氣污染物,低碳環保;采用膠輪承載技術,無需鋪設實體軌道,僅需地面導向標線或預埋磁釘即可實現自動導向與自動駕駛,大幅降低基建成本。
佐科在試乘后稱贊道:“智慧快軌系統綠色環保、成本效益高,相比傳統軌道交通,智慧快軌能夠提供更可持續的替代方案。這一合作不僅彰顯中國印尼在綠色智慧交通領域的互利共贏,也為印尼新首都智慧出行體系的建設樹立示范標桿。”
此外,中國印尼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合作也迅速升溫、持續向好。印尼設立了電動汽車規模化普及目標,到2030年計劃實現1500萬輛電動汽車保有量。中國企業在電動汽車整車制造、電池生產及配套設施方面具備技術和成本的領先優勢,而印尼擁有豐富的鎳、鈷等電池關鍵金屬資源,雙方形成高度互補,并初步構建了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中國電池制造龍頭寧德時代在印尼的投資項目正穩步推進,計劃建設總產能為15GWh的電池工廠,預計最遲將于2026年3月正式投產,推動當地電動汽車產業從“組裝”向“智造”升級。
在整車制造方面,中國五菱早在2015年便投資10億美元在印尼建設年產能12萬輛的整車工廠及配套零部件園區,目前其銷售與服務網點遍布印尼各地。2024年,奇瑞、比亞迪、廣汽埃安等中國車企紛紛宣布將在印尼建立汽車組裝與電池制造基地,加速當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此外,中國企業還在印尼建設東南亞首家動力電池工廠和負極材料工廠,補齊印尼電池產業鏈關鍵環節。例如,貝特瑞新材料集團在中爪哇省建設的鋰電池負極材料工廠年產能達8萬噸,可滿足150萬輛電動汽車的需求,填補印尼在相關領域的技術空白。
在“智慧城市”與“綠色交通”戰略背景下,印尼正依托中國企業力量,構建涵蓋原材料開采、核心零部件制造、整車組裝到能源補給的一體化電動汽車生態系統。電動汽車正逐步融入城市智能交通系統、能源調度平臺與碳減排政策。展望未來,中國同印尼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合作基礎堅實、動能強勁,將繼續為智慧城市建設注入強大的技術支撐和產業驅動力。
(二) 安防系統
印尼海關對園區外資企業提出較高的信息化與智能化管理要求,尤其是在視頻監控系統與遠程聯網方面,這為中國與印尼的安防技術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以海康威視為代表的中資企業,不僅為保稅區企業量身打造園區綜合安防解決方案,還提供支持海關遠程實時監控的Hik-Connect技術服務,極大地滿足了印尼在智慧安防方面的實際需求。早在2012年,海康威視就已進入印尼市場,并持續拓展在智慧制造、智慧園區、數字化教育等多個場景的安防應用,為印尼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堅實的基礎設施支撐。
隨著印尼新首都建設和智慧城市戰略的持續推進,安防系統作為城市治理和產業發展的關鍵保障,將繼續成為中國與印尼合作的重點方向。
(三)5G通信
近年,伴隨印尼數字化轉型戰略的持續推進,無線通信及5G網絡建設,已成為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中國企業憑借技術實力和系統化解決方案,以“5G+云服務”模式切入缺口,積極參與5G基礎設施建設與技術推廣,推動雙邊無線通信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華為與印尼主流電信運營商Telkomsel在2.3GHz頻段聯合完成千站規模的EasyAAU部署,在巴厘島成功打造“5G City”示范項目,并逐步向雅加達擴展,為印尼樹立高性能、低成本的5G建設新標桿。
在工業應用方面,2024年3月,華為與印尼國有電信公司Telkom Indonesia共同揭幕該國首個5G智慧倉庫與5G創新中心,展示5G技術在物流行業的廣泛應用,通過實時數據分析與數字孿生技術提升庫存管理效率與能源使用水平。
同時,中國企業也積極參與印尼通信人才培養和技術生態構建。中興通訊與Telkomsel在5G B2B業務和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方面開展深入合作,推動5G技術在制造、能源、交通等領域的實際應用。隨著新首都建設和“數字印尼2045愿景”的全面推進,5G通信將成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中國和印尼在無線通信領域的深度合作不僅將助力印尼提升城市治理效能與產業數字化水平,也將進一步鞏固雙方在新興技術合作中的戰略互信與共贏格局。
![]()
激活支付互聯,拓展普惠金融邊界
中國在數字經濟方面具有較強的產業優勢,擁有全球規模最大、最完善的信息產業集群,形成涵蓋系統制造、應用軟件、終端、芯片、關鍵器件等多個環節的產業支撐能力。借助這一優勢,中國互聯網企業與印尼在多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攜手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和創新。
中國互聯網企業正加速在印尼電商、金融科技、數字娛樂等領域布局。數據顯示,中國資本參與的Tokopedia、Bukalapak、Lazada、JD.ID等已成為印尼頭部電商平臺,中國開發商應用在印尼下載榜前100中占比高達31%。
隨著跨境支付需求日益增長,中國與印尼之間的支付流通和金融合作需求也逐漸加大。為應對這一需求,雙方在推動支付網絡互聯互通方面加快了步伐。
2024年1月,中國銀聯、螞蟻國際、中銀香港雅加達分行與印尼支付系統協會在兩國央行指導下,宣布共同推進跨境二維碼支付系統合作,依托中國的云閃付網絡和印尼統一二維碼標準QRIS,將實現兩國居民可直接使用本地支付App完成跨境掃碼支付,顯著提升游客、商戶及中小微企業的支付便利性。
目前,印尼已實現約3400萬家商戶支持QRIS,銀聯卡在印尼的POS終端受理率超95%,ATM受理率預計將提升至90%,數字支付網絡覆蓋能力快速增強。這一合作不僅是技術融合的體現,更得到多方金融機構的深度參與支持,包括銀聯國際、中銀香港、ALTO轉接網絡等,將金融結算能力與本幣使用范圍進一步拓展至旅游、零售、交通等多個應用場景。
在印尼新首都智慧城市建設規劃藍圖中,智能支付系統是建設智慧產業、推動智慧交通、促進智慧生活的重要支持。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與印尼在數字金融領域的合作成果可圈可點,正積極構建覆蓋智慧城市基礎服務的數字金融生態體系,為財政數字化、智能交通繳費、政務支付等未來場景提供技術支持,成為驅動城市效率提升與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引擎。
從雅加達到努山塔拉,從軌道交通到數字支付,從人才共育到機制共建,中國與印尼正共同描繪一幅“智聯千島”的未來圖景,兩國智慧合作逐步成為全球南方國家合作新范式。
(作者單位系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