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1月5日訊(編輯 胡家榮)港股三大指數集體回暖。截至收盤,恒生指數跌0.07%,報25935.41點;恒生科技指數跌0.56%,報5785.85點;國企指數跌0.11%,報9163.24點。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注:恒生指數的表現
值得關注的是,早盤市場一度承壓明顯,恒生指數盤中最大跌幅超過1.5%,恒生科技指數也一度跌近3%。引發盤中波動的主要因素,來自于市場對人工智能板塊高估值的擔憂加劇。
知名投資者邁克爾?伯里(Michael Burry)已將他對AI泡沫的警告轉化為實際行動。據最新監管文件顯示,其管理的Scion Asset Management近80%的持倉集中于做空兩家AI標志性企業——Palantir與英偉達。具體來看,伯里針對Palantir的看跌期權名義價值高達9.12億美元,對英偉達的看跌期權名義價值也達到1.86億美元。
此外,華爾街多家大型投行CEO也相繼發出股市調整預警。摩根士丹利首席執行官指出,“全球股市可能面臨回調,投資者需為可能出現10%至15%的下跌做好準備,這種調整未必由宏觀‘斷崖’引發。”
不過好在午后市場情緒逐步回暖。截至收盤,港股三大指數的跌幅均較盤中有明顯收窄。
今日市場
從市場表現來看,黃金、煤炭、電力設備、鋰電池股走強,而汽車、半導體股走弱。
黃金股集體反彈
截至收盤,中國白銀集團(00815.HK)漲5.17%、中國黃金集團(02099.HK)漲3.15%、招金礦業(01818.HK)漲1.80%。
![]()
注:黃金股的表現
消息面上,國際金價今日小幅回升,現報3983美元。盡管金價較前期高點有所回落,多家華爾街機構仍看好其后市。瑞銀指出,當前金價回調屬暫時現象,維持年底目標價每盎司4200美元;若地緣政治或市場風險加劇,不排除年內上探4700美元的可能。
煤炭股延續漲勢
飛尚無煙煤(01738.HK)漲46.41%、南戈壁(01878.HK)漲4.82%、中煤能源(01898.HK)漲3.23%。
![]()
注:煤炭股的表現
近期北方多地遭遇“斷崖式”降溫,部分地區提前啟動供暖,煤炭消費旺季正式開啟。需求端,季節性用電與供暖需求疊加鋼廠、電廠用煤高位,推動煤價上行;供給端則受安全生產政策及“反內卷”監管影響,產能釋放受限,共同支撐煤價企穩回升。
電力設備股表現活躍
截至收盤,哈爾濱電氣(01133.HK)漲10.01%、東方電氣(02727.HK)漲3.75%、金風科技(02208.HK)漲3.50%。
![]()
注:電力設備股的表現
消息方面,瑞銀日前指出,對中國電力市場需求更為樂觀,預計2028年至2030年中國電力需求將增長8%,為早前預測兩倍。縱使該行早已認定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出口及電動化為結構性推動因素,但預期有關因素影響明顯超越原來預期。該行的有關調整反映對人工智能數據中心興建、電力出口增長加快及電動化加速的信心增強,有利明年起電力設備及電網資本開支。
鋰電池股走強
截至收盤,中創新航(03931.HK)漲7.81%、天齊鋰業(09696.HK)漲4.68%、贛鋒鋰業(01772.HK)漲0.80%。
![]()
注:鋰電池股的表現
開源證券指出,自9月中旬以來,六氟磷酸鋰價格便開啟快速上行通道。短期內,市場供應緊平衡狀態可能持續至2026年,價格仍有上行空間。他們認為六氟磷酸鋰價格的快速上行有可能意味著部分鋰電材料的供需矛盾已經得到緩解,并有望迎來漲價周期。
部分汽車股承壓
截至收盤,奇瑞汽車(09973.HK)跌3.59%、比亞迪股份(01211.HK)跌1.75%、小鵬汽車-W(09868.HK)跌1.35%。
![]()
注:汽車股的表現
招商證券國際指出,今年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效果顯著,年末新能源車因補貼退坡出現提前消費,預計全年實現高單位數增長。該行認為,盡管明年初銷量或受政策退坡擾動,但后續仍存政策工具以穩定行業增長。
半導體股走勢疲軟
截至收盤,上海復旦(01385.HK)跌4.59%、華虹半導體(01347.HK)跌3.10%、英諾賽科(02577.HK)跌1.59%。
![]()
注:半導體股的表現
消息面上,隔夜美股科技股遭遇大幅拋售,加劇了市場對人工智能(AI)板塊估值過高的擔憂,并進一步引發了半導體類股票的調整。對此,開源證券分析指出,“科技為先”仍是中長期市場主線,其具備相對盈利優勢、海外科技趨勢映射以及全球半導體周期上行三大支撐。
個股異動
港股新股賽力斯首日表現收平 獲132.68倍認購
賽力斯(09927.HK)首日表現收平,盤中一度跌超6%。消息方面,該公司在公開發售階段獲132.68倍認購,國際配售階段獲8.61倍認購。
江西銅業股份漲超3% 機構稱明年銅價有望充分展現向上彈性
江西銅業股份(00358.HK)漲3.15%,報30.80港元。中信證券研究部最新發布報告表示,2026年供給低迷以及需求穩健將助力全球精煉銅供給缺口拉闊50%,LME銅價有望在10000美元/噸以上充分展現向上彈性,推薦關注銅板塊配置機遇。
(財聯社 胡家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