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BOOK
整本書閱讀
![]()
倪文尖教授講《朝花夕拾》
整本書閱讀
隨著新課標的深入實施,初中語文統編教材已將原來的“名著導讀”全面升級為“整本書閱讀”板塊。這一變革不僅在閱讀數量上提出新要求,更在閱讀任務設計和閱讀評價體系等層面帶來了重大改變。
面對這一趨勢,中學生該如何進行整本書閱讀?語文老師又該如何設計教學,引導學生在長篇幅、多線索的文本中構建系統性的閱讀思維?這已成為當前語文教育急需破解的現實難題。
六-九年級整本書閱讀必讀書目
![]()
六上:《童年》
六下:《林海雪原》
七上:《朝花夕拾》(重點導讀)+《西游記》(自主閱讀)
七下:《駱駝祥子》(重點導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自主閱讀)
八上:《紅星照耀中國》(重點導讀)+《紅巖》(自主閱讀)
八下:《經典常談》(重點導讀)+《昆蟲記》(自主閱讀)
九上:《簡愛》(重點導讀)+《唐詩三百首》(自主閱讀)
九下:《水滸傳》(重點導讀)+《儒林外史》(自主閱讀)
![]()
11月2日,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語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倪文尖教授,在西岸美術館與師生和家長共同探討整本書閱讀的有效路徑。他以七年級必讀書目——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為例,結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推出的“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叢書,為整本書閱讀教學提供了富有啟發性的實踐方案。
從獨立篇章到整本書思維
讀懂“民族魂”魯迅
倪文尖教授指出,魯迅的文章不容易讀,而作為回憶性散文的《朝花夕拾》,在雙重時空和雙重視角的交錯切換中,讀起來更顯“蕪雜”。在公眾的普遍認知中,往往存在著兩個魯迅形象:一個是作為革命家的“黨”的魯迅,另一個是作為精神引導的“知識分子”魯迅。那么,哪一個才是更加完整、真實的魯迅?《朝花夕拾》作為魯迅以個人經歷為素材進行文學創作的散文集,為我們理解魯迅的真實形象提供了重要線索。明確魯迅的形象定位,對于讀懂原著至關重要。
![]()
活動現場
![]()
倪教授特別肯定了“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叢書的學術專業性。他現場引導大家閱覽了該叢書中《朝花夕拾》分冊的目錄結構,指出叢書將原著中的小引和10篇散文精心編排為六個單元進行解讀。特別是以第四單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耳熟能詳的篇目作為分界點,逐步呈現了兒時魯迅、少年魯迅和青年魯迅的人生軌跡。
如此巧妙編排,就將原本看似獨立的單篇文章,有機地組合成整本書的閱讀邏輯。通過這種系統性的閱讀,魯迅的形象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他既不是單一的“黨的魯迅”,也不是純粹的“知識分子魯迅”,而是兩種形象的有機融合,是一個可親可近、終其一生為底層發聲,同時致力于改造國民性的“民族魂”魯迅。
整本書閱讀方法
最重要是堅持讀完
基于多年的教學研究經驗,倪文尖教授在解讀《朝花夕拾》的同時,以幽默而務實的語言,分享了初中生進行整本書閱讀的具體方法。他將其概括為“一個目標、兩個基本點和三個策略”。
![]()
![]()
一個核心目標:堅持讀完全書
倪教授強調,整本書閱讀的首要障礙往往是篇幅過長,加上時代和語言的隔閡,導致學生難以堅持。因此,首要目標是鼓勵學生以各種方式——無論是泛讀還是略讀,堅持讀完全書。只有邁出這第一步,后續的深入理解才成為可能。
兩個基本立足點
其一,初中階段的閱讀不宜過度求深。倪教授主張,初中生閱讀《朝花夕拾》應立足于“童年魯迅”的視角,重點體驗魯迅的經歷和情感,而對深層次的思想意識不做過度解讀。
其二,回歸文學閱讀的本真。應當以文本本身為基點,重視學生的閱讀初感,特別是他們在文學性閱讀中的收獲和疑惑,以此作為教學的起點。通過互文性閱讀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梳理與探究,同時對照課標要求,聚焦初中學段的基本任務,切實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個教學策略
第一,基于學情,深入淺出。教師應當形成“以點帶面、結構先行”的教學策略,重點培養學生提取關鍵信息、構建認知框架的能力。
第二,善用注釋,讀通讀透。在教師引讀或親子閱讀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書籍注釋,通過注釋解讀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文章內涵。
第三,品味文字,感受美好。對于讀懂的內容,要引導學生真正體會其精妙之處。通過圈劃批注、品味標點符號和語言表達,體驗作者情感的豐富性,從而感受文字之美。
![]()
![]()
拾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朝花夕拾》是對魯迅名作《朝花夕拾》的領讀,作為一本助學讀物,本書將原著中11篇散文分成六個閱讀單元,給出新穎的閱讀方案,將整本《朝花夕拾》看作一篇采用倒敘手法的散文,引導讀者關注回憶與現實的關聯,并在此基礎上深入理解魯迅在《朝花夕拾》中體現出的情感版圖。
對家長和教師的引讀建議
做好正確且難的事
現場互動中,面對家長提出的“孩子無法堅持深度閱讀”的困惑,倪教授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尊重孩子的閱讀興趣,從他們感興趣的書籍入手,當孩子進行整本書閱讀時,給予充分的鼓勵和肯定,以完成閱讀為首要目標,循序漸進地培養閱讀習慣。此外,他特別提倡親子共讀,建議家長在吃飯、聊天等閑暇時光,與孩子進行閱讀互動,潛移默化地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
![]()
家長提出困惑,與倪教授探討親子閱讀方法
對于教師教學,倪教授理解在“時間緊、任務重”的現實困境下,教師面臨的挑戰。他建議教師可以精選優質的教學輔助工具,進行科學的文本內任務設計。通過組建班級閱讀共同體,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通過有策略地布置作業任務,幫助學生堅持完成整本書閱讀這項“正確且難的事情”。
![]()
一位中學老師與倪教授探討整本書閱讀方法
活動最后,倪教授強調,整本書閱讀不僅是語文教學的要求,其最終目的應該是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終身閱讀的能力。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家長、學生都需要保持耐心,家校要各司其職、通力合作,讓閱讀真正成為一件愉快而非有壓力的事情。
![]()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叢書
(共16冊)
主編:陳引馳 陳軍
副主編:楊曉燕 蔣遠橋
37.00元/冊
從名著導讀到深度閱讀;學術名家與一線名師合力研發,精講文本內核、精練思維路徑;伴讀學案+測評系統助力學生實現真實閱讀到能力轉化。
由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陳引馳教授和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市特級校長、陳軍語文學科德育實訓基地主持人、市北中學陳軍校長聯合主編。本叢書覆蓋初中至高中部編版教材“名著導讀”全套核心書目,過程性引領和測評貫穿始終,切實促進學生的真實閱讀、真實學習、真實成長。
全套書目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朝花夕拾》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童年》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經典常談》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西游記》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林海雪原》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紅樓夢》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唐詩三百首》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鄉土中國》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簡.愛》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紅星照耀中國》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紅巖》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駱駝祥子》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昆蟲記》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水滸傳》
《整本書閱讀精講精練·儒林外史》
來源:讀寫素養養成
關注并設為星標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