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慶文理學院首屆二級學院黨委書記講黨建比賽中,智慧農業學院黨委書記楊樺以“黨建領航智農路,培根鑄魂育新人”為題,從政治引領、組織鍛造與發展賦能三個維度,勾勒出一幅黨建與事業發展同頻共振的生動畫卷。
![]()
學院教授吳中軍指導學生參與武隆區金銀花采摘實踐活動。重慶文理學院供圖
筑牢“根與魂” 把穩思想之舵
學院黨委始終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通過構建“黨委帶頭學、支部常態學、黨員示范學”的三級學習機制,打造“智慧興農·紅巖先鋒”黨建品牌,引導師生胸懷“國之大者”,夯實服務鄉村振興的思想根基。
為破解黨建與業務“兩張皮”難題,學院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構建“1234”耕讀實踐育人模式。通過累計40余次、超3000人次參與的耕讀活動,打造出“耕讀修身、心田育穗”學工品牌,讓勞動教育成為培根鑄魂的生動實踐。
同時,學院守牢育人陣地,構建“課程思政+思政課程”雙輪驅動育人體系,獲批校級以上課程思政示范課程32門,并成功創建重慶市勞模創新工作室等先進團隊,形成了教師守牢陣地、學生傳播正能量的良好氛圍。
鍛造“動力源” 建強戰斗堡壘
強大的組織體系是事業發展的引擎。學院黨委將黨支部建在園林、智慧農業等基層教學組織上,并圍繞產業需求組建跨學科黨小組,讓黨支部成為學科建設和產業服務的堅強堡壘,兩度獲評校級“先進基層黨組織”。
通過“引育并舉”,學院鍛造出一支強有力的黨員骨干隊伍。“雙師型”黨員教師占比超70%,擁有國家及省級人才24人次。這支“頭雁”隊伍,帶領師生黨員將組織生活開展到田間地頭,通過“科技助農”主題活動,近三年累計開展技術推廣300余次,讓組織生活既充滿“黨味”,又飽含“農味”。
跑出“加速度” 結出豐碩成果
扎實的黨建工作最終轉化為事業發展的卓越成就。在學科建設上,黨建引領打造出智農“新高地”:學院成功獲批國家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單位、重慶市首批山地特色智慧農業學院,其園林專業更是在2025年躋身“雙萬計劃”國家一流專業排名榜首。
在人才培養上,黨建賦能培育出興農“新力量”。學院開設鄉村振興創新實驗班,推行“校園+田間”雙課堂,近五年考研錄取率穩居學校首位,2025年升研率達31.5%,更有過半畢業生扎根山地農業企業,成為服務區域發展的生力軍。
![]()
學生深入黃瓜山梨園參與種植戶除草護園實踐活動。重慶文理學院供圖
在服務社會上,黨建凝聚合力構建起協同“新格局”。學院打通“科教+產教”融合通道,黨員教師深入重慶33個區縣,累計幫扶培訓5萬余人次,科技成果推廣超130萬畝,形成了產科教協同服務發展的強大合力。
楊樺表示,未來,智慧農業學院黨委將持續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在服務鄉村振興和新農科建設的道路上勇毅前行,為農業強國建設持續輸送知農愛農興農的時代新人。(晏紅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