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北新涇街道“涇業薈”業委會共治沙龍正式成立,并舉辦了首場交流研討活動。進一步推動了各業委會在黨建引領物業治理中的經驗共享、能力共提、治理共促。
![]()
見證沙龍誕生
基層治理關乎萬家燈火,業委會作為連接居民與社區的“連心橋”,是破解物業難題、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關鍵一環。活動中,北新涇街道“涇業薈”業委會共治沙龍的成立不僅是街道積極搭建規范運作、精細治理、高效協同的交流平臺,更標志著轄區業委會建設邁入平臺化、協同化、專業化的新階段。
“每一位業委會成員都懷揣著為小區建設貢獻力量的熱忱,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探索、在挑戰中成長,也更加明白社區治理光靠‘孤軍奮戰’力量有限。”新涇六村業委會主任陳錫亮是北新涇街道“涇業薈”業委會共治沙龍的倡議人,他分享,在街道黨建引領下,社區治理正邁向精細化、協同化的“新道路”。隨著沙龍的成立,各業委會能夠進一步建立常態化的交流與協作機制,共同提升專業能力,應對共性問題和挑戰,推動區域社區治理水平的整體提升。
接下來,沙龍將實行東、中、西三片區分季度輪值機制。各輪值片區提前銜接居委會、能人團,做好主題擬定、問題收集、專家邀請等籌備工作;非輪值片區也會主動參與,分享經驗、提建議,確保機制落地見效,讓沙龍“永葆生機”。
“用真心換民心,用協作促共治,我們共同努力,相信能把社區治理做得更實、更細、更好!”陳錫亮介紹,沙龍活動源于每一位參與者的智慧與熱情,期待大家積極參與“涇業薈”的每一次活動、每一場研討。
![]()
回顧歷程道路
以“涇業薈”成立為契機,首場交流研討活動于當日舉辦。活動中,回顧了北新涇街道在推進業委會建設的道路上的和不斷探索階段性成效。過去一年,街道通過制定“一小區一方案”,成立攻堅專班,精準分類施策,擴大組織覆蓋,破解了不同小區業委會組建、換屆、運轉等難題。全年成功新組建2個業委會,推動10余個完成換屆,發放備案證11張,實現“組建一個、規范一個、備案一個”。目前,街道共有28個業委會,覆蓋29個小區,業委會成員149名,黨員占比近60%。
![]()
聚焦財務透明、決策合規等關鍵,街道加強指導監督,提升履職能力完成26個業委會審計與規范化評價。創新建立業委會執行秘書機制,提供輔助服務40余次。全年組織各類培訓10余場,覆蓋300余人次,內容涵蓋法規解讀、資金管理等。組織骨干外出參觀學習,圍繞熱點治理難題舉辦沙龍座談,促進經驗交流。
通過樹立典型示范,推動整體提升,街道指導居委會搭建溝通平臺,引導業主參與公共事務。按照“黨建引領好、制度執行好、自身建設好、作用發揮好、群眾評價好”的“五好”標準,街道已重點打造了3個“涇彩”業委會,其中2個獲評街鎮“紅色特色業委會”,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
凝聚經驗智慧
![]()
新涇四村
聚焦新涇四村和新涇六村,眾人聆聽了“涇彩”業委會的治理故事。新涇四村建成于1990年,小區總面積達7.6萬平方米,共有1458戶居民,老年人口占比高。業委會7名委員中有6名為黨員,結構合理,分工明確。多年來,他們堅持每周巡查、每月接待,積極推動綠化修剪、電梯加裝、停車管理等難題解決,并定期與物業開展研討,確保服務質量。
新涇六村建成于1996年,小區總面積近6萬平方米,共有1100戶居民。新涇六村業委會全員均為黨員,注重黨員學習教育,強化與物業、居委會溝通,以項目化方式精細管理公共事務,得到廣泛好評。
![]()
新涇六村
會上,三位基層代表作主題分享,集中梳理基層治理不同關鍵環節的實踐經驗,為推進黨建引領物業治理提供可參考借鑒的寶貴思路。新涇六村黨總支書記張駿介紹了“促進黨建引領下‘三駕馬車’協同運轉”,展現黨組織在凝聚合力中的核心作用;北平家園業委會主任王永權分享了搭建線上線下議事平臺、制定維修資金透明制度等業委會規范化運作的“金點子”,強調應以務實舉措保障居民權益;馥邦太實物業經理付勇斌介紹了推動物業服務“質價相符”的生動經驗和具體實踐。
社區治理,人才是關鍵。為充實專業力量,街道組建業委會行政秘書與社區能人助力團,現場,街道為行政小秘書和社區能人助力團成員頒發聘書,這批來自不同領域的人才將為社區治理注入新活力。
![]()
探討未來方向
實踐需要理論指引,未來更需智慧領航。專家分享環節,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長助理熊競教授,從專業視角介紹“三駕馬車”更好發揮作用的有效路徑,并分享全市層面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為提升北新涇社區治理水平打開新視野、提供新思路。
![]()
圓桌論壇環節,圍繞“促進‘三駕馬車’協同運轉”,嘉賓展開討論。“居民區黨組織要起到引領作用,處理好在位和越位的關系。”“業委會作為業主意愿‘代言人’,開展工作時要更好地贏得業主的信任和支持。”“物業公司是服務落地的‘執行者’,要在‘居民滿意’和‘規范管理’之間找到平衡。”“作為社區工作者,應該引導居民理性表達訴求。”
![]()
聚焦破解停車難,嘉賓們提出了中肯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推進停車管理工作,符合小區實際很重要。”“制定停車管理規約是業委會一項十分重要的職責,一定要兼顧不同群體的需求。”“物業公司在規約執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要做好保障工作。”“車位問題可能引發糾紛,建議從社會心理角度,有序引導業主參與停車問題的討論,共治難題、共享成果。”
北新涇街道將依托“涇業薈”這一紐帶,持續深化黨建引領,不斷激發業委會活力,推動社區治理再上新臺階,讓家園更加和諧、宜居、美好。

部分圖片來源于北新涇街道
撰稿/攝影:李嵩楠
編輯:畢揚靜
責編:王 博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