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極目新聞報道,10月26日下午的南海黃巖島附近海域,美軍“尼米茲”號航母的甲板上接連上演驚魂時刻。兩點四十五分,一架MH-60R“海鷹”直升機剛升空就一頭扎進海里,短短三十分鐘后,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戰斗機重蹈覆轍,同樣失控墜海。兩起A級事故讓這艘服役滿五十年的老航母顏面掃地,超過一億美元的裝備直接報廢,人員雖全部獲救,但美軍在戰略敏感水域的狼狽模樣已被徹底定格。更值得玩味的是,事故發生后部分美媒急著甩鍋中國,炒作“電子干擾”論,結果被美國海軍火速辟謠,直言事故為“獨立事件”,這種急于撇清的姿態,恰恰暴露了美軍如今在南海的底氣不足。
美軍之所以急于挽回顏面,根源在于這兩起事故絕非偶然。美國政府問責署早有警告,海軍艦載機系統老化嚴重,維護能力跟不上節奏,2025財年已報告12起A級飛行事故,創下三年來新高。F/A-18系列戰機大批服役超二十五年,不少已逼近材料疲勞極限,美軍不得不靠“拆機維保”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辦法維持戰力。“尼米茲”號本應在2025年底退役,卻因中東局勢被迫延役半年,這次南海之行堪稱“謝幕之旅”,沒想到以接連墜機慘淡收場。裝備老化、維護缺失、部署過度,多重問題疊加下,美軍所謂的“海上優勢”早已出現裂痕。
![]()
為了給盟友打氣、給自己挽尊,美國印太司令部火速拋出新計劃,宣稱要在菲律賓部署“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系統,目標直指黃巖島方向。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不過是一場自欺欺人的“肌肉秀”。“海馬斯”在烏克蘭戰場的表現確實亮眼,但那是陸地作戰環境,放到南海大洋之上,其射程和精度在中方成熟的海空反制體系面前根本不夠看。更關鍵的是,“海馬斯”無法獨立部署,必須依賴菲律賓提供地面平臺,這意味著美軍的打擊能力被死死束縛在盟友的配合度上,所謂的“威懾”從一開始就充滿不確定性。這種依賴他人的部署模式,與美軍宣揚的“全球快速打擊”理念簡直背道而馳。
就在美軍忙著擺花架子的時候,中國的應對已經落地見效。10月31日,中國海警局正式官宣,海警編隊已進入黃巖島領海及周邊區域開展常態化執法巡查。事實上,從10月中旬開始,中方海警就已在黃巖島一線加強部署,喊話警告、攔阻驅離、航跡監控一套組合拳下來,形成了成熟的執法閉環。這種“低調但精準”的打法,恰恰擊中了美軍和菲律賓的軟肋——中方的行動有充分的法理依據,黃巖島是中國固有領土,相關執法活動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美軍和菲律賓想挑刺都找不到借口。
![]()
中方的底氣,來自于多年構建的體系化管控能力。如今的南海,雷達、水下滑翔機、遙感衛星織成的監控網絡24小時運轉,永暑島、美濟島等島礁早已建成配套完善的戰略支點,海警和海軍力量形成無縫銜接的聯動機制。相比之下,美軍的行動更像是臨時抱佛腳的應急表演,航母老化、戰機墜海、裝備部署受限,種種問題暴露無遺。更諷刺的是,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此前在東盟峰會上大談“中國威脅”,鼓動東盟國家聯合對華,結果自己的航母先在南海掉了鏈子,這種言行不一的表現,只會讓更多國家看清美國的真實面目。
菲律賓在美軍的拱火下不斷挑釁,拉攏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在南海搞聯合巡航,甚至把活動范圍搬到黃巖島附近,自以為有了靠山就可以為所欲為。可他們忘了,中國早已不是過去的中國,如今的中方既有捍衛主權的堅定決心,更有與之匹配的硬實力。南部戰區多次組織海空兵力嚴密跟監,海警常態化執法巡查,這些行動不是炫耀武力,而是在維護南海的和平穩定。反觀美國,一邊打著“自由航行”的幌子在南海耀武揚威,一邊不斷制造地區緊張局勢,其“印太戰略”的本質就是制造分裂、遏制中國,這一點早已被國際社會看得清清楚楚。
![]()
南海不是域外國家的“澡盆”,更不是某些國家挑釁滋事的舞臺。美軍想靠部署“海馬斯”找回面子,注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菲律賓想依附美國迫使中國讓步,最終只會自食惡果。中方如今的打法早已改變,不再是被動應對,而是主動布局,以常態化執法、體系化管控掌握局勢主動權。南部戰區的火速行動、海警的常態化巡查,都在傳遞同一個信號: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任何試圖挑釁中國核心利益的行為,都將遭到堅決反制。在這場南海博弈中,誰是真正的穩定維護者,誰是攪局破壞者,答案早已不言而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