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宗馥莉回歸娃哈哈”的詞條沖上百度熱搜榜第一名,那場面真是令人瞠目結舌。整個快消行業都在緊盯著,想知道這位只主持娃哈哈不到一年就辭職的“企二代”,怎么就能在短短四十多天后,以宏勝飲料集團總裁的身份再度亮相?
要說,她之前交出個 2024 年大約 700 億元的銷售成績單,這在娃哈哈近幾年的表現里算是非常亮眼的一筆,可偏偏這些業績并沒能把人事動蕩、商標事件啥的負面風波都蓋過去。這場看似“回歸”的背后,實際上到底隱藏著些什么爭斗與妥協呢?
![]()
時間回到宗慶后去世之后,宗馥莉正式接手了娃哈哈集團。這位留學歸來的繼任者,帶著西方的管理理念,一上任就開始在人事調整、產能擴展還有渠道布局上推行大刀闊斧的改造。
那會兒,大家對她充滿了期待,畢竟在快消行業整體遇到壓力的情況下,能做到700億元的銷售規模,可真算得上是展現出了她的商業本事。
可是,改革帶來的陣痛很快就露出了端倪,人在調整時,老員工和新領導之間的矛盾慢慢變得激烈起來,一些關鍵崗位的變動還引發了內部的不穩。
![]()
雖然產能優化想要把效率提上去,可結果卻讓一些區域的工廠生產安排亂了套,還出現了短暫的停工情況。
渠道的改動實在觸動了經銷商的利益,合作多年的一些經銷商對新模式心存疑懼,市場信心一度受到打擊。這些不良的聲音像陰影一樣,總是在700億的業績光環下徘徊不散。
沖突的集中爆發,實際上在今年2月,宗馥莉牽頭的一次商標轉讓計劃就已經引發了不少紛爭。
![]()
她打算把387個娃哈哈系列的商標,從娃哈哈集團轉到自己持有51%股權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這個舉動很快被國資股東察覺并及時制止。
要知道,自娃哈哈起步以來,這些系列商標一直是集團的核心資產。根據品牌評估機構 GYBrand 的核算,2024 年其品牌價值已經漲到了 911.87 億元。這樣重要的資產一有變動,顯然會讓所有股東都格外關注。
九月份的時候,娃哈哈集團不得不站出來聲明:根據公司目前的股權安排,‘娃哈哈’系列商標的使用得經過所有股東的一致同意,否則任何一方都沒有權限使用。
![]()
這回,涉及的所有股東,比如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集團、宗馥莉和娃哈哈職工持股會,三方的利益平衡完全被打亂,商標的事也成了宗馥莉接下來一連串動作的導火索。
正當商標轉讓遇到困難的時節,九月傳出了宗馥莉打算辭職的消息,緊接著又有說法稱她準備用“娃小宗”這個品牌另起爐灶,開啟新局。
網絡上很快就傳出了“娃小宗”凝香烏龍茶的實物照片,為了推動這個新品牌,宗馥莉的團隊也開始全方位布局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
![]()
她不僅在45個品類上都申請了商標注冊,還另外注冊了“娃小哈”“宗小哈”等多個防御性商標,甚至在10月11日把“娃小宗”官方微博賬號認證了,認證的主體正是宏勝飲料集團。
到這個時候,這個賬號已經累積了1.8萬粉絲,各種操作也都是在為新品牌的推出做準備。
更令人矚目的是,宗馥莉為“娃小宗”設定了到2026年實現300億元的銷售目標,這個數字幾乎相當于2024年娃哈哈集團銷售額的四成,顯示出她雄心勃勃的野心。
![]()
不過,快消品行業的新品牌崛起可沒那么順利,“娃小宗”很快就遇上了市場的不買賬。
經銷商這邊的問題最直觀,娃哈哈以前的高管、現在宗師傅飲料的總裁趙方宸在接受采訪時說,今年宏勝系向經銷商收保證金的壓力變大了不少,很多省份的完成率連兩成都不到。
對于經銷商來說,一旦交了保證金,最后只拿得到“娃小宗”的貨,意味著他們在開拓市場、搭建渠道、做推廣上得耗費不少心血。而這個新品牌沒有多少市場基礎,能不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還不確定,這種變數讓經銷商都打了退堂鼓。
![]()
而且,宗馥莉在十月中旬正式辭去了娃哈哈集團董事長、董事以及法定代表人等崗位,一出來消息,整個行業都炸了鍋,大家都在猜娃哈哈接下來會怎么走,也有人在琢磨,宗馥莉和娃哈哈的緣分是不是就到這兒了。
當外界覺得“娃小宗”會成為宗馥莉離開娃哈哈后的新開始時,沒想到局面突然來了個反轉,經過40多天的鬧騰,宗馥莉又重新回到了娃哈哈集團,而“娃小宗”很可能就變成了被擱置的“棄子”。
據多家權威媒體披露,宗馥莉這次是以宏勝飲料集團總裁的身份重新加入,雖然娃哈哈集團目前還沒對外宣布相關消息,但從這個變化的背后,不難猜到其中的原因。
![]()
從股權的布局來看的話,宗馥莉雖然之前退出了公司管理和決策的舞臺,但她依然是娃哈哈集團的股東,持股比例達到了29.40%,因此還擁有公司的財產權利和其他相關權益。
更讓人注意的是,界面新聞報道指出,現在娃哈哈集團職工持股會里,唯一的股東就宗馥莉一個人,持股比例達到了24.60%。
要是這消息是真的,加上她本人持有的股份,宗馥莉一共握有公司54%的股權,這就說明她在股權方面仍然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
![]()
在人事安排方面,宗馥莉的作用也不容小覷,宏勝飲料集團前法務部長許思敏被任命為娃哈哈集團總經理,這個決定無疑為娃哈哈的人事布局添上了重要的一環。
另外,宏勝飲料集團一直在為娃哈哈集團的一部分產品提供代工和銷售服務,兩家公司在業務上的合作非常緊密。這種緊密聯系不僅讓宏勝成為娃哈哈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讓宗馥莉可以通過宏勝間接操控娃哈哈的業務方向。
各種跡象都顯示,雖然宗馥莉辭了職,但實際上她從未完全放下對娃哈哈的掌控,這次重新歸來,更多像是她對集團話語權的再一次強化。
![]()
大家關注的那個商標問題,也隨著宗馥莉的回歸出現了轉機。
10 月 23 日晚上,宗馥莉掌控的宏勝系已通知經銷商,明確表示在 2026 年還會繼續用“娃哈哈”這個品牌,這個消息后來也得到了山東娃哈哈的經銷商確認。
這個變化,意味著之前因為商標轉讓引發的爭端差不多都解決了,娃哈哈集團內部各種人經過超過40天的反復談判,終于達成了一個新的共識。
![]()
畢竟,“娃哈哈”這個品牌經過幾十年的打拼,早已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國民品牌的地位,市場影響力遠勝于新出現的“娃小宗”。對宏勝系來說,繼續沿用“娃哈哈”這個牌子,不僅能最大程度規避市場上的風險,還能打消經銷商們的擔憂。
對娃哈哈集團來說,允許宏勝系延續使用品牌,不僅可以借助他們的產能和渠道資源,保障集團業務的平穩運行,還能實現雙方的共同利益,這樣的妥協,無疑是各方都覺得滿意的最佳方案。
商標事件塵埃落定后,娃哈哈集團也在為未來布局,計劃在11月舉辦2026年度全國經銷商大會,準備好好推動接下來的發展。
![]()
對于快消品企業來說,舉辦經銷商大會可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既能凝聚渠道的信心,又能明確下一年的戰略方向。娃哈哈此次選擇在這個時候搞大會,明顯是在向市場發出一個穩定的信號,想要修補之前一些變動帶來的經銷商關系上的裂痕。
不過有個核心問題還懸著:誰能站出來真正掌控娃哈哈集團?現階段來看,宗馥莉再度擔任董事長的可能性似乎不太大。
一邊說,她之前可是兼任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和總經理,還經營著自己控制的宏勝飲料集團,這樣一來,雙重身份就成了同行業里的競爭矛盾。
![]()
她之前辭職,多少是為了避免這個問題,要是再次當上董事長,同業競爭再次出來,到時可就不符合那些規則啦。
宗馥莉接手娃哈哈這一年多,推行的制度化、數字化和標準化管理雖然帶來了效率的提升,但也讓人覺得她在管理上更偏向這些具體的方法了。
不過,那種太過死板的管理方式缺乏緩沖空間,不僅讓老員工覺得不舒服,也讓關注穩定的國有資本股東擔心不已。
![]()
要知道,宗慶后在世時,靠著溫和的策略在各方面利益中游刃有余,不僅能靈活應對外部市場的競爭,還能內部凝聚人心,這種有人情味的管理方式為娃哈哈打下了穩穩的基礎。
宗馥莉的管理方式和國資背景的股東們強調的“資產保值增值、企業平穩發展”的目標,不太對路,挺有差別的。而且,現在快消品市場的戰局變得越發激烈,競爭壓力也更大了。
華潤飲料靠多元化的產品組合不斷擴大規模,農夫山泉在瓶裝水和飲料兩個領域齊頭并進,牢牢占據市場的領導位置,而新興的元氣森林憑借創新的產品理念和靈活的營銷策略迅速嶄露頭角。這些對手在價格戰上拼得你死我活,同時也保持著快速更新產品的節奏。
![]()
對于娃哈哈來說,現如今已經不能再輕易折騰了,得靠穩扎穩打的經營策略來實現穩步發展。這也意味著,未來接手娃哈哈的人,得具備平衡各方利益、穩住渠道信心、應付市場競爭的全方位能力。
宗馥莉的“辭職又返回”,乍看像是段跌宕起伏的戲碼,但其實正是娃哈哈在傳承和創新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的陣痛時期。
700億的業績彰顯了她的商務水平,然而一連串的負面爭議也揭示了她在管理上的不足之處。
![]()
現在,關于商標的風波算是告一段落了,經銷商大會也快要開了,娃哈哈正處于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上。
不管以后誰來正式掌舵,基本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這個承載著幾代人記憶的國民品牌,得在堅持核心價值的同時,找到符合新時代發展的路子。而宗馥莉和娃哈哈的故事,顯然還遠遠沒有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