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行業關注的山東中創輪胎重整事項,近日取得決定性進展。隨著重整計劃清償方案的公布及公司經營狀態的變更,這家曾規劃50億元投資的輪胎企業,正式邁入債務清償和“重生”的關鍵階段。
![]()
雙線并進:清償方案公布與公司狀態變更
11月4日,中創輪胎管理人正式發布了重整計劃清償方案之執行計劃,為資產變現后的資金分配劃定了清晰路徑。緊接著在11月5日,工商信息顯示,山東中創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狀態已由“在業”正式變更為“遷出”。
![]()
這兩個接連發生的標志性事件,宣告了中創輪胎的舊有實體即將退出歷史舞臺,其重整工作從資產處置階段全面轉向債務清償執行階段,為新生掃清了最后障礙。
資金分配明確:職工債權獲全額保障
根據清償方案,此次重整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兩部分:核心資產拍賣所得的1.7373億元,以及投資人支付的2800萬元“殼資源”補償款,總計約2.0173億元。
這筆資金將按法定順序進行分配:
優先支付:440萬余元的破產費用。
重點清償:剩余1.693億元將用于向債權人分配,其中職工債權、稅款債權及普通債權分配總額為4733.25萬元。
全額保障:值得一提的是,總額達4023萬余元的職工債權將獲得全額清償,這充分體現了重整計劃對勞動者權益的優先保障,也為企業的平穩過渡奠定了基礎。
據悉,所有相關款項將于12月8日前向債權人完成支付。
昔日雄心與今日重生
成立于2013年的山東中創輪胎,曾一度是行業矚目的焦點。公司位于臨沂市沂南縣經濟開發區,原規劃了年產1820萬條輪胎的龐大項目,計劃總投資額高達50億元。然而,自2019年起,公司因深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等問題,最終走向了破產重整的道路。
![]()
其核心資產在經歷了三次流拍后,最終于9月5日以1.7373萬元的價格成功拍出,為重整帶來了轉機。如今,隨著清償方案的落地,中創輪胎的“重生”之路已清晰可見。業內消息稱,新投資人計劃保留原有的技術團隊,并對半鋼胎生產線進行升級,意圖讓這個千萬級產能的基地重新煥發生機。
![]()
從“在業”到“遷出”,從債務纏身到清償方案落地,山東中創輪胎的重整案例,是中國輪胎行業在激烈市場競爭和洗牌中,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資源重組的生動寫照。隨著新資本的注入和戰略的調整,這個承載著巨大產能的基地能否真正“起死回生”,在市場中找到新的位置,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