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這片被韓江浸潤的土地,既有騎樓斑駁的南洋風情,又有海島燈塔的浪漫剪影。五天四晚的行程中,我跟隨本地導游小柔,用鏡頭記錄下了潮州古城的夜色溫柔、汕頭小公園的復古煙火,以及南澳島海風拂面的自由感。這里沒有商業化的擺拍,只有真實的生活與光影的碰撞。
潮汕港澳旅游-小柔19166374571(路線咨詢/訂酒店/門票)
![]()
Day1:初遇潮汕,夜游古城
行程亮點:廣濟橋燈光秀、牌坊街夜景
廣濟橋:傍晚18:30-20:00是燈光秀時間,18艘木船組成的浮橋在水面亮起暖黃燈光,搭配韓江倒影,用長曝光拍攝可捕捉“過河拆橋”的動態光影。
牌坊街:22座明清石牌坊在夜色中化作剪影,推薦在牌坊街與義安路交匯處,用廣角鏡頭仰拍,讓牌坊與霓虹燈光交織,展現潮州“千年文脈”的厚重感。
風土人情:夜晚的牌坊街飄著工夫茶香,老茶館里茶藝師沖泡鳳凰單叢的“關公巡城”手法,是人文拍攝的好素材。
Day2:汕頭小公園——時光膠囊里的民國風
必拍點位:
1.中山紀念亭:汕頭開埠的象征,清晨7-9點晨光斜照時,亭子的八角紅柱與騎樓廊柱形成明暗對比,適合拍攝復古人像。
2.南生百貨大樓:七層騎樓建筑,傍晚17:00-18:00的逆光下,米黃色外墻與玻璃窗折射出金色光斑,搭配旗袍或中山裝更出片。
3.僑批文物館:原中國銀行舊址,歐式拱門與騎樓街景碰撞,適合拍攝電影感街拍。
攝影技巧:
光線運用:黃金時段(日出后1小時/日落前1小時)拍攝騎樓,利用光影層次突出建筑細節。
構圖建議:用“三分法”將人物置于畫面1/3處,背景保留騎樓的雕花與街燈,營造故事感。
![]()
Day3:南澳島——海天之間的電影感大片
拍攝點位:
長山尾燈塔:清晨6-7點,燈塔與海面被朝霞染成粉紫色,用廣角仰拍燈塔,礁石作為前景增強畫面張力。
三囪崖燈塔:傍晚17:30-18:00,海浪拍打黑色礁石,逆光下拍攝人像剪影,搭配慢門捕捉海浪拉絲效果。
風土人情:在后宅鎮漁港,拍攝漁民收網的瞬間,或蹲在海鮮攤前抓拍攤主稱重的動作,記錄最真實的海島生活。
Day4:龍湖古寨——穿越千年的古風秘境
拍攝建議:
青石板巷:穿素色漢服或旗袍,在大夫第、阿婆祠等老宅的雕花門廊下拍攝,用長焦鏡頭壓縮空間,突出飛檐與天空的留白。
光影特寫:午后陽光透過老宅天井,木雕窗欞在地面投下斑駁光影,用微距鏡頭捕捉細節。
Day5:潮州古城——晨霧中的水墨畫卷
重點機位:
廣濟橋晨霧:清晨6點前抵達,韓江晨霧未散時,用慢門拍攝橋身與霧氣的交融,宛如水墨畫。
甲第巷老厝:上午10點左右,陽光斜照在紅磚墻上,三角梅與磚雕形成暖色調對比,適合拍攝復古街景。
![]()
攝影技巧總結
1.調色思路:參考潮汕“濕熱感”調色法,提高對比度,色溫偏洋紅,降低綠色飽和度,突出光影層次。
2.穿搭建議:古城拍漢服/旗袍,海邊選亮色長裙,騎樓街適合復古風衣或素色襯衫。
3.器材選擇:廣角拍建筑,長焦抓細節,三腳架必備(夜景與慢門拍攝)。
這次行程最感激的是本地導游小柔,她不僅是“活地圖”,更像一位貼心的朋友。她帶我們避開人潮,在小公園的永興街找到未翻新的騎樓,用晨光拍出歐洲小鎮的復古感;在南澳島漁港,她悄悄幫我們準備野餐墊,記錄漁民收網的瞬間;連潮州茶館的工夫茶沖泡動作,她都教我們如何抓拍“懸壺高沖”的動態美。
小柔導游是廣東正規旅行社國證導游,為人熱情,職業素養高誠心可靠,潮汕港澳旅游-小柔19166374571(旅游咨詢,訂酒店/門票)
![]()
潮汕的美,在于它將千年歷史揉進了煙火人間。五天四晚,我拍下了牌坊街的霓虹、小公園的騎樓、南澳島的燈塔,但更難忘的是那些瞬間:老茶館里茶湯起沫的弧度、漁港阿婆稱魚時布滿皺紋的手、龍湖古寨阿嬤編織竹篾的專注。如果你也想用鏡頭講述潮汕的故事,不妨跟著小柔,讓每一次快門都成為一場與時光的對話。
![]()
注明內容來源于網絡素材,任何版權問題,留言說明馬上處理
編輯正南
#潮汕旅游攻略#潮汕必去景點#潮汕跟團游攻略#廣東美食攻略#潮汕導游推薦#廣東美食推薦#南澳島旅游攻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