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太日報 譚靜怡
今年第20號臺風“卡爾梅基”于11月4日凌晨登陸菲律賓南萊特省后,以持續風速每小時130公里、陣風每小時180公里的威力席卷中部維薩亞斯群島,引發了創紀錄的暴雨和洪水。截至到今天上午,已造成至少66人死亡、26人失蹤,超70萬人受災,34萬民眾被迫轉移至安置中心。
這場臺風的破壞力遠超預期——在重災區宿務省,24小時降雨量高達183毫米,是當地月均降水量的1.4倍,洪水淹沒了城鎮、沖毀房屋,部分區域水位漲至3米,居民被迫爬上屋頂避難。
宿務省省長帕梅拉·巴里庫阿特羅表示,“本以為強風是威脅,沒想到洪水才是致命元兇”——該省49人遇難,其中包括兩名兒童,多數死于溺水,也有人被倒樹砸中或觸電身亡。28歲的宿務居民唐·德爾·羅薩里奧回憶稱:“凌晨4點水位就失控了,我在這里生活了28年,從未見過如此猛烈的洪水。”
一場救援悲劇讓災情雪上加霜:菲律賓空軍一架救援直升機在棉蘭老島執行救災任務時墜毀,機上6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軍方表示,該直升機正前往武端市參與災情評估,墜機原因仍在調查中。
實際上,宿務省此前剛剛遭遇6.9級地震,數百名災民仍住在臨時帳篷中,此次臺風迫使他們再次緊急轉移。而旅游勝地錫亞高島因強風全島停電,全國超186個航班取消、3500名旅客滯留,交通與通訊大面積中斷。
菲律賓民防署表示,政府已提前疏散近40萬人,并發放價值約10萬美元的救援物資,但洪水與雜物堆積導致救援行動推進緩慢。氣象部門警告稱,“卡爾梅基”正以每小時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移動,穿過巴拉望省后將進入南海并可能再度增強,后續還需警惕次生災害。
作為全球最易受自然災害影響的國家之一,菲律賓年均遭遇約20場臺風。科學家指出,氣候變暖加劇了風暴強度——溫暖的海水使臺風迅速增強,大氣含水量增加則放大了降雨的破壞力。
目前,災區已啟動道路清理與災后安置工作,但幸存者仍面臨食物、飲水與藥品短缺的困境。
注:本文為亞太日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