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的深夜,上海徐匯區一輛行駛中的理想MEGA(參數丨圖片)在經過十字路口時底部突然迸出火花,短短十秒內火焰席卷全車。從網上流傳的現場視頻可以看到,車內人員匆忙逃離的畫面,隨后消防人員趕到控制火情,車輛最終燒得只剩骨架。
![]()
這期時間發生后,瞬間引發了網友熱議,伴隨而來的是各種猜測,有傳言稱此前這輛理想MEGA的底盤已經遭遇過磕碰。理想汽車官方則在第一時間回應,確認事故中車門正常開啟,所有乘員安全離車,并承諾配合相關部門調查。
![]()
隨后當事車主也委托律師事務所發表聲明,指出網上傳言存在大量不實內容。車主在聲明中強調,部分網絡描述歪曲了事實。與此同時,理想汽車一面安撫公眾情緒,一面啟動內部排查,試圖從技術層面尋找起火根源。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尤其是在純電車型競爭白熱化的階段,這起事故對正在深耕純電市場的理想汽車無疑產生了巨大影響。
理想純電之路為何不順?
在自燃事件發生前,理想汽車正積極調整其純電戰略。根據最新數據,理想汽車10月交付新車31,767輛,截至10月底,歷史累計交付量已達1,462,788輛。這一成績背后,是理想汽車對純電市場的全力沖刺。新上市的理想i6銷售表現尤為亮眼,訂單量超過七萬臺,遠超公司預期。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公開表示,公司正在聯合供應商解決產能問題,加快交付進度。
![]()
與此同時,理想汽車的全球化布局也在加速推進。今年10月,理想汽車在烏茲別克斯坦開設了海外首家授權零售中心,面向當地市場銷售理想L9、理想L7和理想L6,11月哈薩克斯坦的兩家零售中心也將陸續開業。按照規劃,理想汽車會優先拓展中亞、中東、歐洲以及亞太市場,展現出明確的國際化野心。
然而,MEGA車型的自燃事件為這一快速發展態勢帶來了不確定性。作為理想汽車首款純電MPV,MEGA自2024年推出以來就承載著品牌在純電領域開疆拓土的重任。這款基于Whale純電平臺研發,搭載寧德時代麒麟5C電池與800V高壓平臺,一度被寄予厚望。相關數據顯示,理想MEGA自去年3月上市到2025年9月,累計交付量已達2.6萬輛。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此次安全危機無疑為理想汽車的純電轉型之路增添了變數。
召回!但問題真在冷卻液?
這起自燃事件發生后不久,理想汽車在自查過程中發現,事故車輛的電芯狀態參數在起火前均顯示正常,因而排除了電池自身異常導致火災的可能。進一步檢測將問題指向冷卻系統的關鍵材料——冷卻液。理想官方表示部分批次冷卻液防腐性能不足,在特定條件下可能導致冷卻回路中的鋁制部件腐蝕并滲漏,進而引發動力電池熱失控。基于這一發現,理想汽車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涉及生產日期在2024年2月18日至12月27日之間的MEGA 2024款車型,共計11411輛。
![]()
召回計劃定于2025年11月7日起實施,范圍覆蓋全部同批次車輛。理想汽車承諾為受影響車主免費更換冷卻液、動力電池和前電機控制器,以消除隱患。與此同時理想汽車還介紹了應急處理方案:云端預警程序會監測車輛狀態,一旦發現異常即通過客服和車機系統聯系用戶并提供救援;若故障燈亮起,則會提示用戶停車等待援助。理想汽車強調,如車輛未收到預警信息,可正常使用,但建議用戶盡快預約維修。
盡管召回行動已啟動,但事故車輛的自燃原因并沒有給出最終結論。理想汽車說明,這需要與車主、消防部門及專業機構共同完成勘驗和分析,過程嚴格且耗時較長。最終原因須待國家有關部門綜合實物檢測和數據研究后確認。
供應商回應!
到底哪里有問題?
但這次召回的決定又把問題引到了上游供應鏈上,據悉理想汽車使用的原廠冷卻液涉及兩家生產商:長春德聯化工有限公司和江蘇龍蟠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根據產品標簽,德聯化工生產灰色瓶身、編號Z99-99990041的冷卻液,而龍蟠科技負責白色瓶身、編號Z99-99990412的低電導率冷卻液。
![]()
在召回公告發布后,兩家企業均對事件作出回應。媒體@九派新聞的推送內容顯示,德聯集團工作人員明確表示,涉事批次的冷卻液并非其生產;龍蟠科技投資者關系部則先稱“應該與我司沒有關系”,隨后改口需向業務部門核實,未給出肯定答復。
冷卻液在新能源汽車中承擔電機、電池和電控系統的散熱任務,其性能直接影響車輛安全。理想MEGA的保養手冊建議冷卻液更換周期為5年或10萬公里,單次更換成本約567元。但本次召回中,由于冷卻液缺陷可能導致電池和控制器損壞,更換范圍擴大至這些高價部件。若以寧德時代麒麟電池采購價8萬至12萬元估算,僅電池更換一項,理想汽車可能承擔約11.4億元成本,幾乎與理想汽車2025年第二季度凈利潤的規模相當了。
理想汽車第一產品線負責人湯靖公開說明,2025款MEGA、i6、i8及L系列車型未使用事故同批次冷卻液,但未提及該批次產品是否用于其他品牌車型。冷卻液缺陷導致的召回在行業中較為罕見;此前僅有長安汽車在2015年因冷卻液抗氧化能力不足召回12.1萬輛燃油車,多數召回案例涉及泵體或管路密封問題。這一事件凸顯新能源汽車供應鏈質量管控的重要性,尤其在關鍵材料選擇上需更嚴格的標準。
車叔總結
從自燃事件到主動召回,從技術溯查到供應鏈問責,理想MEGA的此次安全危機完整展現了新能源汽車企業在快速發展中面臨的多重挑戰。對于正處于純電轉型關鍵期的理想汽車而言,如何在保持發展速度的同時筑牢質量防線,平衡技術創新與基礎材料管控,將成為決定其能否在激烈的新能源汽車競爭中行穩致遠的關鍵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