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
意思很明顯,無論是留在一隊還是下放到發展聯盟的混音隊,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能夠盡最大努力和最快速度來提升自己。
![]()
楊瀚森今年只有20歲,職業生涯才剛剛開始,現階段打成什么樣,其實意義都不是很大,或者說,不應該只把眼光局限于當下,就算,有那么一場比賽,或者是兩場比賽,楊瀚森破天荒的拿到了10幾分甚至是20分,這又能如何呢?
這也代表不了他就真的具備了可以在NBA立足的資本了。
那么反過來說,楊瀚森目前沒有發揮的那么好,甚至已經連續兩場比賽沒有獲得出場時間,這個也不是那么的重要。
又不是趕緊打完這幾場比賽就要回CBA了。
![]()
所以要趁著這幾場比賽好好表現。
事實上,楊瀚森至少有兩個賽季是可以用來提升自己的,而這第一個賽季,完全沒必要給自己設定過高的目標。
因為,能力達不到以及這個時代對于傳統內線球員確實是不那么友好,
只是一個第16順位的新秀球員,上來就要和姚明比和約基奇比,應該說,有點過于“虛高”了。
給自己找一個“目標”從而來達到自我激勵的目的,這個沒有任何的問題。
![]()
但是,如果“目標”本身就是非常不切實際的,那么除了徒增壓力之外,其他的任何正向作用都沒有。
現在楊瀚森最大的問題就是,球迷和媒體對于他的期望包括制定的前景都過于遠大了。
其實,不妨看看同為新秀的,順位差不多的其他球員,他們的表現是什么樣的。
是不是也沒有好很多,而那些特別亮眼的,本身就是順位非常靠前的,還沒進入到選秀的時候,就已經被很多球隊看成是未來的“門面擔當”了。
說白了,這些球員打的再好,也是情理之中的。
![]()
要不然,未來的NBA也就要變得“星光暗淡”了。
所以,他們是要成為金字塔尖的存在,而楊瀚森只要是能夠成為“塔基”或者攀升到“塔腰”就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還是那句話,NBA雖然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籃球聯賽,可是,來到這里的球員也不是每一個都能夠成為最好的那一個。
這里同樣有超級巨星、全明星,普通輪換以及邊緣球員的劃分。
絕大多數都還是后面兩類,毫無疑問,楊瀚森大概率也是屬于這兩類。
所以,找清楚自己的定位,不過度的內耗,才是楊瀚森真正應該做的事情。
![]()
開拓者現在幾乎不進行團隊訓練。
這也是把楊瀚森進行下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現在的楊瀚森可以滿足開拓者教練組要求的一切個人訓練,這個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由于球隊沒有團隊訓練,那么需要在這方面再加強一些,那就只能是跟著混音隊來進行,因為他們是有團隊訓練的。
試想一下,能夠在合理的資源范圍內,還能夠達到提升的目的和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并且斯普利特給了楊瀚森訓練的職業性高度贊揚。
應該來說,就算是有“美化”的成分,但是,至少也是達到了一個NBA球員的標準,要不然,那就直言不諱了。
至于所謂的人情世故,那也是建立在基本的基礎之上的,這一點,在哪個文化環境里都適用。
![]()
可是,咱們就是有些球迷和媒體,非要去說楊瀚森“懶惰”包括“太菜”。
甚至還不惜用各種捕風捉影的事情,來對他進行造謠。
喜歡就支持,不喜歡就離開,這個真的這么難嗎?
不喜歡還非要關注以及還要中傷,這是圖啥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