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圖文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文章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
央視最近推出一部新劇《四喜》,原本觀眾以為又是婆媳爭吵的老套路,
結果發現劇情走向不同,主角是個孕婦,丈夫剛去世,腹中孩子就成了三個家庭爭奪的對象,
這些家庭爭的不是撫養權,而是決定這個孕婦生活的權利,這件事聽起來離奇,但現實中確實有人經歷過類似遭遇。
![]()
公婆那邊總說孩子是家里的根,得好好照顧,他們每天問寒問暖,買營養品、請月嫂幫忙,
可從來不管沈明珠自己想不想生孩子、心里怕不怕、身體累不累,在他們看來,孩子比大人更要緊,血脈比情分更值錢,親生父母那邊做得更過分,
三十年前把沈明珠扔下不管,如今突然找上門來,帶著錢財和歉意,說要接她回自己家,問題是,沒人問過沈明珠愿不愿意回去,
也沒人提起她的養父母這些年怎么把她帶大,兩邊都說是為她好,其實都在按自己的主意安排沈明珠這一輩子。
![]()
有個叫許知夏的姐姐挺有意思,是蔣欣演的,這個姐姐不勸人也不說教,就只管護著妹妹沈明珠,
誰要想動沈明珠,她第一個站出來擋在前面,她說“你是我妹,我護你”,這話簡單,可比那些“我都是為了你好”實在多了,
戲里還有幾個女的,像弟媳和小姑子,各有各的難處,有人被彩禮的事逼得發慌,有人懷了孩子不知道要不要留,
她們之間不吵不攀比,就是互相明白對方的苦,這種女人幫女人的情形,在不少劇里見得少,可現實里頭其實并不少見。
![]()
童瑤扮演的沈明珠和從前演的那些角色有很大不同,這個人物不哭也不鬧,更不會摔東西,
她只是眼神越來越空,手也攥得發白,話慢慢變少,
這種安靜的表演方式反而比大喊大叫更有力量,而蔣欣演的姐姐卻正好相反,嗓門大脾氣沖,一登場就讓人印象深刻,
她不是傳統里那種溫柔賢惠的女性,可她的存在本身就像一種反抗,兩位演員都選得很合適,
她們沒有依靠臺詞喊口號,而是通過細膩的動作和表情讓觀眾體會到角色的內心掙扎。
![]()
這部劇厲害之處在于把許多家庭藏著的事情擺到明面上,老人偷看兒媳的手機,親戚勸未婚女孩打掉孩子圖省事,失散多年的親人回來不是為團聚,
是為彌補自己心里的愧疚,這些事聽起來像編的,可很多人看完都說自己家也這樣,
去年網上出現“親情PUA”這個詞,討論熱度一直很高,說明這類問題早就不是個別現象。
劇里沒有給出明確答案,沒人知道沈明珠最后會怎么選,公婆會不會放手,親媽能不能接受女兒有自己的想法,
姐姐能護她多久,這些事都沒有寫清楚,可能編劇是故意留白的,
因為現實生活里本來也沒有標準答案,很多人看完這部劇之后,
第一反應不是去想“女主角應該怎么做”,而是想到自己是不是也曾經做過類似的事。
![]()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在幫助別人,其實是在滿足自己,
比如父母覺得孩子應該去考公務員,親戚認為女孩要在三十歲前結婚,長輩希望孫子隨自己的姓,
這些打著“為你好”的建議,背后常常藏著想要控制別人的念頭,沈明珠遇到的情況不只是電視劇里的情節,
而是很多人每天都在面對的現實,她不是特殊的例子,只是無數被所謂“愛”捆綁的人中的一個影子。
這部劇還沒播完,但預告里的片段已經讓人反復琢磨,它沒有講什么大道理,也不刻意煽情,只是把一個個真實到有點扎心的場景擺在觀眾面前,
有人可能覺得劇情太沉重,但它確實戳中了一些我們平時不愿面對的事,看的時候觀眾會想,
如果自己是沈明珠會怎么做,如果自己是她的婆婆或媽媽會不會也覺得自己沒錯,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卻值得每個人靜下來想一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