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李書恒 通訊員 時科華/文圖
10月31日,鄭州市二七區苗圃小學足球場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技術盛宴。原中國國家足球隊守門員教練、中國足協技術委員會委員徐弢攜專業團隊走進校園,為該校足球隊員開展守門員技術專項訓練。從“上手球接球方法”到“滾動式撲球方法”,這場技術打磨課,讓小球員們近距離感受國字號教練的嚴謹與智慧。
![]()
一、“上手球接球方法”教學。“手腕要像彈簧一樣放松,手要張開,接球瞬間再發力!”訓練場上,徐弢正為小球員們示范上手球的接球方法。針對青少年門將常犯的“手掌僵硬”“接球脫手”等問題,教練組進行了針對性訓練。經過訓練,小球員的高空球接穩率明顯提高。
![]()
二、“地滾球接球方法”教學。“膝蓋彎曲!重心前傾!”在地滾球訓練區,徐弢的指令聲此起彼伏。針對小球員接低平球時易出現的準備姿勢不當、重心不穩、判斷時機不準以及技術動作錯誤等問題,教練組通過多方向撲救練習、模擬對抗訓練強化技術動作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
三、“滾動式撲球方法”教學。隨著教練的球飛馳而來,小守門員梁家棟像離弦之箭般側身撲向左側,雙手穩穩將球抱在懷中。這是本次訓練的重頭戲——滾動式撲球專項訓練。為消除小球員的恐懼心理,教練組先在軟墊上練習動作框架,再逐步過渡到草坪實戰。最終,參與訓練的球員中,大多數隊員成功完成了標準滾動式撲球。
“守門員是足球隊中負責守門的關鍵位置,技術、心理、判斷缺一不可。”徐弢在總結時強調。他帶來的“技術——心理——戰術”三維訓練體系,讓苗圃小學體育組深受啟發。
臨別前,徐弢說:“今天教孩子們接的不僅是球,更是對足球的熱愛與敬畏。中國足球的未來,或許就藏在這些躍動的身影里。”夕陽下,小門將們反復練習著新學的“魚躍側撲”,綠茵場上翻飛的球衣,恰似破土而出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