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理事會近期通過官方網站發布聲明,宣布在“烏克蘭援助機制”框架下,向烏克蘭追加18億歐元新援助。
這是該機制下的第五筆定期撥款,標志著歐盟對烏克蘭的支持持續深化。
![]()
聲明明確,這筆資金的撥付并非無條件,而是基于烏克蘭已成功完成9項關鍵改革舉措,這些舉措涵蓋財政透明化、公共管理優化等領域,是歐盟此前與烏克蘭約定的“撥款前提”。
不過聲明也提及,烏克蘭在第四筆撥款對應的改革中,仍有1個步驟尚未完成,但綜合評估整體進展后,歐盟仍決定推進第五筆資金的發放。
隨著這筆18億歐元資金的到位,歐盟自2022年2月以來對烏克蘭的援助總額已接近1800億歐元。
這一數字較歐盟經濟事務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10月23日披露的“1780億歐元”進一步提升,反映出歐盟對烏支持的持續支持。
從援助結構來看,軍事領域是重要組成部分。東布羅夫斯基斯此前透露,在已提供的援助中,軍事相關支持達632億歐元,占比超過三成。
這部分資金主要用于為烏克蘭提供武器裝備、軍事訓練、防空系統等,以應對持續的沖突局勢。其余援助則覆蓋經濟、民生、基礎設施修復等多個領域,形成“軍事+民事”的全方位支持體系。
對于18億歐元新援助的具體用途,歐盟理事會文件明確其定位,“首先用于加強烏克蘭的宏觀金融穩定,以及支持其國家管理部門的進一步運作”。這意味著資金將重點流向兩個關鍵方向:
一方面,幫助烏克蘭穩定本國貨幣匯率、填補財政赤字,緩解因沖突導致的經濟壓力。
此前烏克蘭央行曾表示,外部援助對維持本國金融體系穩定至關重要,尤其是在能源設施受損、產業生產受限的背景下,歐盟資金能有效對沖經濟下行風險。
另一方面,資金將用于保障政府機構、公共服務部門的正常運轉,確保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基礎民生服務不中斷,維持國家治理的基本框架。
此次撥款再次體現“烏克蘭援助機制”在歐盟對烏政策中的地位。
該機制設立于2022年,旨在通過定期、有條件的資金撥付,為烏克蘭提供可持續的外部支持,同時推動其內部改革。
截至目前,該機制已累計發放五筆定期撥款,每筆資金的用途與撥付節奏均與烏克蘭的改革進展掛鉤,形成“援助-改革-再援助”的良性互動模式。
歐盟方面表示,這一機制不僅是對烏克蘭的短期支持,更是為其長期穩定與發展奠定基礎。
未來歐盟或將繼續根據烏克蘭的實際需求與改革進度,調整援助規模與方向,同時呼吁國際社會共同加大對烏克蘭的支持力度,幫助其渡過當前危機,推動地區局勢緩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