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長突宣布
11月4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下了道狠命令:軍方人員跟國會議員聊美軍正事,必須先拿審批,不然免談。像特朗普力推的“金穹”導彈防御系統、最近在海上打“運毒船”這些事,都被框在了受限名單里。
要知道,美軍和國會之間的溝通從來沒這么 “麻煩” 過。國會議員手里攥著國防部每年近一萬億美元的預算審批權,小到士兵的裝備采購,大到新型武器的研發投入,都得國會點頭才行。過去這么多年,軍方人員跟議員交流美軍事務,大多是按需對接,比如議員想了解某個基地的訓練情況,或者某款武器的部署進度,軍方相關負責人基本能直接回應,就算有流程也沒這么嚴格。
可現在赫格塞思這道命令一出來,相當于給雙方的對話加了一把鎖,而且這鎖還得他親自掌管鑰匙,當兵的哪怕想跟議員說句關于 “金穹” 系統的進展,都得先跑一趟防長辦公室要審批,這效率一下子就降了下來。
說起 “金穹” 導彈防御系統,不少人還記著特朗普在任時對它的重視程度,當時美軍投入了不少資金研發,說是要打造更精準的反導屏障,可這么多年過去,系統的實際效果、后續的部署計劃一直是國會關注的重點。
之前有議員還專門就 “金穹” 系統的預算使用情況找過軍方人員了解,沒成想現在連聊這事都得先審批。
還有最近美軍在海上打擊 “運毒船” 的行動,前陣子剛有報道說美軍在加勒比海區域攔截了幾艘涉嫌運毒的船只,繳獲了不少違禁品,國會議員本來還想問問后續的行動安排、投入的兵力情況,結果現在也被劃進了 “受限范圍”,想了解詳情都得等審批,這讓不少議員覺得手被捆住了。
命令剛出來沒幾天,國會議員們就忍不住跳出來反對了。共和黨議員培根直接公開批評這是 “業余操作”,他在接受采訪時說,自己最近收到不少美軍官兵的反饋,說現在跟國會聯系都變得小心翼翼,哪怕是正常的工作溝通,都怕沒審批就開口會違規,干脆就選擇不說話了。
要知道,國會對國防部的監督本來就離不開和軍方人員的直接溝通,現在溝通渠道被限制,議員們連美軍的實際情況都難以及時掌握,后續怎么對近一萬億美元的預算進行合理分配、怎么監督資金有沒有用在刀刃上,都成了難題。
而且這道命令背后還藏著更復雜的關系。美軍內部不同軍種之間、軍方和白宮之間本來就有不少需要協調的事務,國會往往是這些事務的 “監督者” 和 “協調者” 之一。
比如之前陸軍想增加新型裝甲車的采購量,海軍希望加大航母維護的投入,這些需求都需要通過國會來爭取預算支持,而軍方人員跟議員的溝通就是傳遞這些需求的重要途徑。
現在溝通要先審批,一旦審批流程卡住,或者某些信息因為審批沒通過沒法傳遞,很可能會影響到軍種之間的資源分配,甚至還會讓軍方和白宮之間的一些協調工作變得更難推進。
還有人注意到,這道命令出臺的時間點也很微妙。眼下距離美國下一輪軍費預算的審議越來越近,國會本來正打算密集聽取軍方關于預算需求、武器研發進展、海外部署情況等方面的匯報,可赫格塞思這道命令一出來,不少匯報計劃可能都得推遲,甚至有些關鍵信息能不能順利傳遞給議員都成了未知數。
之前有國會助手透露,已經有好幾個原本安排好的軍方人員與議員的會面被臨時取消,理由就是 “需要先走審批流程,暫時沒法確定時間”。
不過現在最讓人關心的是,這道命令會持續多久,會不會影響到美軍后續的正常運作。畢竟軍方和國會之間的順暢溝通,不僅關系到軍費預算的合理分配,還影響著美軍的戰備狀態、武器更新速度,甚至是海外任務的部署效率。如果審批流程一直這么嚴格,或者出現審批不及時的情況,很可能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對于赫格塞思這道突然出臺的命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這是為了規范軍方信息傳遞,避免敏感信息泄露;也有人認為這會削弱國會對軍方的監督,影響決策效率。那么你覺得,這道限制軍方與國會溝通的命令,到底是合理的規范,還是不必要的阻礙?它會對美國軍方和國會的關系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