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風
近日,廣州多名網友反映,廣州地鐵APP乘車碼功能頻繁出現彈窗廣告,尤其是“搖一搖”觸發方式,嚴重影響早晚高峰過閘效率。廣州地鐵客服回應稱,“并非所有人都不喜歡廣告”,引發輿論質疑。11月3日,廣州地鐵最新回應稱,已關閉“搖一搖”廣告,并與合作商溝通,完善廣告交互形式。
公共服務場景引入商業元素,并無不可。畢竟,地鐵的運營維護需要資金。問題的關鍵在于,商業元素不能喧賓奪主、以犧牲民眾出行便利為代價。地鐵APP作為市民公共出行服務的重要載體,其頁面設置、功能展示、廣告發布等的每一環,都關乎千百萬人每天的出行權益和體驗。以不恰當的方式彈出廣告、以繁瑣復雜的關閉流程“霸屏”、在不恰當的時間觸發“搖一搖”,看起來是商業廣告沒有“邊界感”,本質上卻是丟掉了公共服務的普惠性、便利性底色。
遺憾的是,公共民生服務領域的廣告擾民現象,并非只有廣州地鐵一家。據報道,此前有城市的公交地鐵APP在掃碼乘車后,即便萬分小心,也會觸發“搖一搖”廣告而自動跳轉廣告。還有城市的交通出行APP,因彈窗和搖一搖廣告太多被投訴,相關部門督促整改后,甚至出現廣告“再度反彈”的情況。類似案例屢屢出現,表明一些機構單位將商業利益置于公共需求之上,沒有把握好民生服務該有的邊界與底線。殊不知,涉及民生需求的APP的核心價值是便捷與效率,而非廣告利益變現的載體。
對于諸如廣州地鐵APP頻繁彈廣告等現象,法律法規的態度十分明確。我國廣告法規定,利用互聯網發布、發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發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關于進一步提升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能力的通知》也明確,禁止利用高靈敏度“搖一搖”等易誤觸發方式誘導用戶操作。對此,各地相關部門應該真正強化監管,明確責任,尤其是要求相關單位在涉及公共民生服務的場景中,必須管緊彈窗廣告、“搖一搖”跳轉等廣告類型的時機、形式與頻率。對民眾反響強烈的問題要當做重點對象快速整改,不合理不規范的廣告要及時督促整改。此外,應進一步拓寬舉報監督投訴機制,鼓勵市民發現問題、反映問題。
廣州地鐵短時間內就關閉了乘車碼“搖一搖”廣告,證明整改彈窗廣告問題并不是什么難事。此事也給各地相關部門單位提了個醒:在公共服務相關場景中,商業探索和創新是選擇題而非必選題,絕不能本末倒置。只有始終將民生需求放在首位,將民生便利體驗放在心中,才能守住公共服務的本色,贏得市民的信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