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華文教育·華文教師”研習班現場。(主辦方供圖)
中國日報網太原電 11月4日,2025年“華文教育·華文教師”研習班在山西太原開班。來自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韓國等19個國家的60名海外華文教師齊聚山西大學,開啟為期14天的研習之旅。
山西省海聯會副會長郭延斌指出,華文教育是連接海外僑胞與祖籍國的“精神臍帶”,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促進中外文明互鑒的“基礎性工程”。他還提出三點希望:要“深學細悟”,筑牢華文教育的“根基”;要“親身體驗”,激活中華文化的“生命力”;要“擔當使命”,推動華文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山西大學作為華文教育基地,高度重視海外華文教育事業的發展。本次研習班的舉辦為海外華文教師創造一個提高漢語教學技能、了解中國文化的機會,真正感受到五千年中華文化的光輝燦爛。”山西大學副校長郝平表示,希望通過本次培訓活動,學員們以文架橋,做中外優秀文化的“傳播者”;聚焦發展,做海外華文教育的“推動者”;聚焦共識,做中華民族復興的“參與者”。
學員代表、荷蘭代爾夫特中文學校劉延老師表示,華文教師擔負著傳承、傳播中華文明與文化的歷史使命。期待與各國同行相互探討、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成為更優秀、更專業、更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華文教師,為海外華文教育創新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來自馬來西亞的華文教師徐慧玲在現場接受采訪時表示,馬來西亞已建立起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完整華文教育體系,當地華人重視教育的傳統,有力推動了中華文化的代代傳承。她認為山西文化底蘊深厚,計劃將山西之行的見聞融入教學:“通過結合親身感受講解詩詞文章,能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化內涵。”
“山西的老陳醋和古建筑都是生動的教學素材。海外青少年對中國文化充滿好奇與向往,實地見聞能極大激發學習興趣。”加拿大溫哥華北京中文學校教師董麗偉說,在加拿大出生的華裔學生具備中文口語能力,且普遍對中國傳統節日有基本認知。
此次研習班由華文教育發展中心主辦、山西大學承辦,以“晉韻華章·華文傳道”為主題,包括中國傳統文化、山西文化、漢字與漢語和課程與教法等專題板塊。此外,研習班還設置有交流互動環節,使海外華文教師借鑒優秀教學成果,結合自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深入思考,做到教學理論與實踐經驗的有機結合。
(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 朱興鑫 孫書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