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魯豫與文濤三個小時的長談是一件幸運而奢侈的事。
文濤一如既往地哭窮。工作嘛,能不做最好,做也能做,我得掙著錢吶!
大家都笑了,誰不是這樣呢?
我被這段話狠狠戳中了,“我是一個勤奮的懶人。我寧可袖手什么都不做,是因為我知道我一做就傾盡全力。這種傾盡全力的勁頭,把我自己就嚇著了。”
他主持節目7個小時,幕后要做1700小時。他知道這是一種病,得治。現在的他,已經開始心隨意轉,“我的快樂是最重要的。”
他坦言自己貪圖享受,隨行就市,趨吉避兇,僥幸逃生,工作是不得不做的,目的是為了享受喜歡的生活。主要還是缺錢,“我真的適合做個遺產繼承人。”
令人感動地,魯豫滿眼寵愛地說:“要不我收養你?”
![]()
沒見過一直飽含熱淚的魯豫,也從沒見過魯豫笑得如此開懷。
兩個人都很愛對方。魯豫毫無保留地夸贊文濤是所有同行中唯一有作品的人,鏘鏘三人行是這個時代的《肖申克的救贖》。
竇文濤看魯豫帶著慈愛。他看到魯豫的優秀與職業,聰明與勇敢,也看到了她怕丟人的一面和她身上的鎧甲。他看到她內心還有個小女孩,依然葆有最可愛的性格,心里還有特別天真的部分,還有對人的善意和易感。
兩個人都還保留著初心,但竇文濤悟道了。他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以無招勝有招。
竇文濤把自己放得很低,把尊嚴看得很輕。他在給前女友的絕命書中的序里寫道“其實我覺得尊嚴沒那么重要,甚至討厭尊嚴,因為我往往看到,尊嚴帶來的痛苦比快樂多,遺憾比滿足多,憤怒比和藹多,恨比愛多。我覺得舒服很重要,任性點也無妨。”
他說最容易放下的是尊嚴。
他面對逝去的父母和初戀,永遠地懺悔,不能原諒自己。他不受控制地不斷去懺悔,同時非常瞧不起自己。
他說,為什么我可以沒有尊嚴,最深處的原因,我在這個世界上最恨的人是自己,恨那個小人的、自私的自己,我瞧不起自己。我就喜歡把自己丑化,把所有丟人的事情都跟你說。這反倒成了我的自嘲。
他說得咬牙切齒,魯豫坐在對面幾近淚崩。
![]()
男女對待感情的方式不同,女人專情而絕情,過去了就是過去了。男人晚熟,后知后覺,當時不懂、過后意難平。
他把后悔之情都寫在了《此身此心》的序里,可惜的是無論如何追憶,就像周星馳的電影藏著無數對羅慧娟的思念,她都再也聽不到了。
“她也哭泣、也批評、也呼吁、也感動、也追憶、也隨想,像日記一樣什么都寫,讓我看到她的生命多么豐富。有的人活長度,有的人活密度,我想她活出了廣度和深度。”
“也許本來她該做個賢妻良母,但是命運被改寫,她一直在行走,風塵仆仆,溝溝坎坎,沒過幾天安生日子,最終還是孤單一人。
她可憐,但我更覺得她不凡。”
“最后一面太短,我想在她身邊多待一會兒……我的情緒就此淪陷。發信息問她家人她怎么樣了,她火化了,親人捧著她的骨灰回老家入土,緊挨著她父親的墳。野外風寒,不知道她在地下冷不冷?
一個你會掛心的人,可能從來不聯系,但你需要一種以為她還好的感覺,或者幻覺,就能放心。她突然沒了,反而放不下了。見了遺容,不像告別,卻是重逢,心里把當年往事,一件件細說從頭,活著的時候沒話,到這時候涌上來沒完沒了的話,你都不聽。”
![]()
死亡是突然來臨的,是不會有準備的,你會反應不及的。不辭而別,人世間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此。
你原來以為你遇到的人會有一個告別,我們是不會有告別的。
經歷了父母之喪,才理解什么是“而今識盡愁滋味”,我現在不怕死了,因為我死了就能見到父母了。
此情無計可消除。
有千言萬語可以說,卻只能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你以為看得開,別夸口,那是別人的死,碰上是你在乎的人,你試試。
我去看了這本書,女孩的名字叫冬芹,她寫的是一部白血病人的日記。冬芹的幸福多么簡單:“一個陽光燦爛的天氣,便可讓我覺得幸福了,省錢又環保。”而這簡單的幸福,又是多么高貴,多么稀少,是多少人心向往之卻舍不得追求的。
一切牽手必將放手,誰也不能停留,直到盡頭。
想對人好,趁活著的時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