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總決賽于11月1日落下帷幕,截至決賽當日,“蘇超”85場比賽現場觀眾總數243.3萬人次,場均2.86萬人次,線上直播觀看22.2億人次。與此同時,體育休閑消費持續升溫,今年1-9月,全省納入監測的213項重點賽事,帶動客流573.4萬人次,拉動消費35.4億元,賽事經濟正逐步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11月4日,省政府召開《關于加快發展賽事經濟提振體育休閑消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新聞發布會,省體育局副局長張海濤介紹有關情況。
![]()
近年來,我省將體育賽事作為培育新型消費、賦能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大力培育發展賽事經濟,體育賽事的乘數效應、融合效應和帶動效應不斷凸顯。“蘇超”自5月10日開賽以來持續火爆,成為現象級體育賽事,不僅點燃了全民健身熱情,更有力推動了消費、釋放了內需。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電總臺等中央主流媒體持續關注報道,抖音、微信視頻號、新浪微博、快手等平臺話題播放量超818億次。
此次,省體育局會同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文化和旅游廳、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等有關部門,在廣泛聽取重點體育企業、相關行業協會建議,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基礎上,起草形成該《意見》。張海濤介紹,《意見》共五個方面內容、17條具體舉措,主要呈現5大特點。
聚焦重大部署,體現率先作為。江蘇體育產業和體育賽事發展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23年全省體育產業實現總規模6415.5億元、位居全國第三位,占全國比重超過1/6,預計2024年總規模近7000億元;2023年全省體育產業增加值達2206.5億元,占全省同期GDP比重為1.72%。同時,辦賽數量持續攀升,辦賽質量顯著提高。
聚焦供需協同,釋放消費活力。一方面,豐富高質量體育賽事供給,圍繞“辦好賽”,在擦亮城市足球聯賽品牌、常態化舉辦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賽事、引進培育高端體育賽事、打造精品戶外運動賽事、發展大眾特色體育賽事等5個方面下功夫,釋放賽事活力,賦能消費升級。特別是提出持續辦好“蘇超”,打造足球運動健康發展、文旅體商融合發展、人文經濟互促發展的綜合性頂流賽事品牌;同時進一步放大“蘇超”效應,支持各級體育協會等主體,按市場化規則組織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比賽,鼓勵各地加強體育賽事品牌創新,培育一批社會影響力大、知名度高的業余精品賽事,積極發展滑雪、潛水、動力沖浪板、飛盤、槳板、定向等新興賽事,鼓勵發展街頭田徑、滑板、匹克球、腰旗橄欖球等潮流運動,讓各類運動百花齊放,滿足群眾多元化參賽觀賽需求。
![]()
另一方面,激發體育賽事消費潛力,推進體育賽事進景區、進公園、進街區、進商圈,支持在體育場館、體育公園、運動營地等打造一批沉浸式體育賽事消費場景,延伸打造集觀賽、美食、市集、互動娛樂于一體的“第二現場”,鼓勵各地推出體育消費券、消費滿減、積分獎勵兌換等優惠措施,持續放大票根經濟效應。
聚焦系統發展,完善產業鏈條。賽事經濟產業鏈長,牽引帶動作用強。《意見》突出“拓鏈條”,圍繞深化“賽事+文旅”、提升“賽事+制造”、做精“賽事+服務”,推動賽事經濟全產業鏈發展,打造更多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
比如,在“賽事+文旅”方面,提出推動建設一批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構建以環太湖、沿長江、沿大運河、沿海等區域為重點的“水韻江蘇”戶外運動目的地體系。開展帆船、賽艇、龍舟等水上運動賽事,促進低空、冰雪、騎行、汽摩等時尚項目發展。持續辦好運動休閑體驗季活動,舉辦全省體旅融合創意策劃大賽。打造一批國家級春節和國慶假期戶外運動精品線路,培育一批體育旅游精品項目、體旅融合發展項目。在“賽事+制造”方面,強調推動體育用品制造強鏈,助力更多體育企業進入“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企業行列。在“賽事+服務”方面,提出深化體育與健康、養老等行業融合,打造一批美麗鄉村體育休閑項目,結合特色賽事打造優質研學課程和線路。
![]()
聚焦基礎建設,夯實發展支撐。圍繞加大體育場地設施供給,發掘城市各類“金角銀邊”,嵌入式建設運動場地設施,建設水上運動基地、航空飛行營地、汽車自駕營地等戶外運動場地設施,加快公共體育場館綠色、低碳、智能轉型。圍繞加強專業人才支撐保障,多層次培養賽事管理、運營等復合型人才,完善各類裁判員培養、認證、選拔、選派管理制度,加強體育賽事活動指導員、競賽管理人員培養和培訓,鼓勵退役運動員在賽事經濟領域就業創業,以高質量人才賦能賽事經濟加快發展。
聚焦要素保障,形成發展合力。發展賽事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策支持、組織管理等各要素協同發力。組織管理方面,提出制定大型體育賽事安保標準,建立體育賽事效益評估體系,健全大型賽事活動跨部門一站式綜合服務保障,完善體育賽事活動“熔斷”機制、風險管理和應急救援體系,為各類企業和社會力量投資體育賽事領域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江南時報記者 張梓揚 于慧琳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