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汽車品牌尋求向上突破的道路上,奇瑞風(參數丨圖片)云T11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超越參數競爭,回歸體驗價值。這條路或許不那么喧囂,卻可能更接近豪華的本質。
文 / 張敏
進入今年四季度,市場上亮相的新車數量依舊不減。為了吸引注意力,大家都使盡渾身解數吆喝,奇瑞也不例外。
受眾關心的不是吆喝的聲量和措辭,而是能否落實。在這方面,奇瑞風云T11打了一個模板出來。
![]()
風云T11在10月13日預售,10月30日晚上正式發布。預售與正式售賣在同一個月,產品線極為豐富的大廠,現在流行短時預熱、快節奏推產品。這和風云T11的官方產品定義“智享大六座旗艦”一樣,看上去都不令人意外。而其預售48小時鎖單超2.2萬輛的亮眼成績,已然印證了用戶的高度認可。
接下來,重頭戲來了。奇瑞官方祭出的口號“百萬級豪華出行生活”,考慮到風云T11的限時售價17.99萬-23.99萬元,20萬元級產品要匹配百萬級享受,有沒有言過其實呢?
百萬級豪華的安全
國內大廠做產品向來都很卷,性價比之路走到極致,并非一味壓低價格,而是要匹配高價值。而公眾重視的價值,向來很難量化,它和獲得感有關,只要感覺上去了,百萬級是有可能的。但同時,用戶群體是理智的,決定了“價值感”必須體現得實在。
在油車時代,我們也可以看到,百萬級豪車與普通豪華車的區別,就像五星級和四星級酒店,哪怕是硬件差別不大,但前者的優勢在于,能將針對所有乘員/用戶的體驗細微需求,做到極致。
而且,還需在所有重要技術細節上做到近乎完美。不僅要堆料,還要匠心獨運,通過功能和美學設計,運用工程化尖端技術,形成完整的子系統解決方案,這樣的整車產品,才配得上百萬級價值。
![]()
安全永遠是最大的豪華。安全雖然分被動安全和主動安全,但是其核心應該是車身結構安全,原因是人在其中,最終依靠結構設計保障安全。就像驅逐艦上的近防炮系統,是最后一道防御核心。這一點通常被低估了,但風云T11恰恰在這一點上不惜工本,奇瑞將風云T11的車身稱為“磐石2.0”。
88%的高強度鋼鋁合金占比,確實夸張,覆蓋了所有結構重點;前艙骨架100%用更強的熱成型鋼(1500Mpa)。更關鍵的幾個著力結構:四門防撞梁采用2GPa潛艇鋼。一體壓鑄后縱梁+前鋁合金“目”字防撞梁+全框式副車架,五縱十橫車身結構,令整車扭轉剛度高達37300N·m/deg、抗撞強度60噸。這簡直是打造堡壘工事的級別。
![]()
風云T11氣囊多達11個,其中包括罕見的后窗氣囊,這是防范后側撞擊可能導致的二次傷害。而越屏氣囊不大好理解,其實就是隔離大屏與乘客,防止玻璃飛濺傷人。11氣囊方案將乘員包裹在“氣泡”中,提供360度防御。
![]()
剛性外殼+柔性襯里,將保護功能發揮到極致,風云T11對乘員安全和呵護水準,是百萬級的。
被動安全之余,風云T11的主動安全也為乘客豎起可靠的壁壘。AEB誤觸發一直是行業難題,由此引發的潛在風險,比AEB應啟動未啟動還糟糕。風云T11的誤觸率在1次/140萬公里的水平上,4倍于家用車的全生命周期,可靠性可見一斑。而且,低速和倒車,AEB同樣有效,保護自己也保護其他人。
安全不僅限于碰撞保護,其座艙使用的28類0醛0苯材料,滿足氣味3.0標準體系,以瘋狂堆料的方式,確保母嬰級生命安全。
百萬級豪華的綜合體驗
安全保障之余,就有閑暇步入恣意享受的自由王國。
5205mm超長車身、3120mm軸距重構六座舒適體驗,30吋6K一體寰宇屏+17.3吋后艙娛樂屏,全車主被動靜謐設計、充分抑噪前提下,充分發揮7.5.4.2伯牙之音豪華音響,突破了5.1或7.1概念,影音效果高度沉浸。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體驗到,以工程化手段將人的視聽感受,變成感官的盛筵,頗有點“細微之處見真章,毫厘之優定乾坤”的味道。
做到如此無所不至的地步,讓人具象化認識到,普通豪華與百萬級豪華的差異,既在眉睫之內,又望不可及。
![]()
百萬級豪華意味著不能出現“二等座”,第三排乘員同樣需要妥帖照顧。風云T11的“每一排都是VIP”理念,正是基于這一洞察。
第二排零重力悠然座椅擁有14向電動調節,尚屬常規;第三排全電動座椅配備加熱與靠背調節就有點另類,很少有第三排還能上這種配置。50cm寬的中央通道,不亞于MPV的構造,足以讓進入第三排不再成為畏途。
![]()
視聽和降噪解決了頭部感官的問題,而全身舒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底盤構造。乘坐平穩、隔離碎震、路感清晰在傳統工程上是矛盾的需求,用戶既要又要,必須要用新的技術手段解決。
風云T11的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看似中規中矩,但其液壓隔振、懸置系統與CDC電磁減震結合,既平衡了隔震濾震問題,又讓長懸掛(215mm)擁有可變剛度。這套技術,奇瑞稱之為“飛魚底盤”,的確名如其實。
不設前提的動力仍然昂貴
在新能源時代,有一種說法認為“馬力變得廉價”。其實,不加限制條件(抑制熱衰減的彈射能力、便捷快速補能)仍然很昂貴。
風云T11的動力組合被稱為“黃金增程CEM”,其油電轉化率高達3.71kWh/L,增程器熱效率45.79%。風云T11的1400km綜合續航能力,疊加800V高壓快充技術,15分鐘完成30%-80%充電。完全無短板的動力表現,尤其是饋電時用戶對“掉功率”完全沒有感知,謙虛一點說,屬于業內第一梯隊。
![]()
風云T11搭載的犀牛方刀電池,實現0自燃、0熱失控,10年電池壽命大于80%,用戶不必擔心電池衰減帶來的續航下滑。
![]()
作為一輛“全家福”大車,風云T11仍然可以閃電動力響應,擁有全地形能力,其峰值扭矩高達634N·m,零百加速5.4秒。更為關鍵的是,其扭矩切換只須2ms,超出人類基礎反應的100倍,配合數字底盤技術,瞬間避免打滑、甩尾。
百萬級豪華的智駕
一輛車的智駕水平,越來越成為用戶消費決策的核心要素之一。
風云T11搭載的獵鷹700,依靠更高的算力(200T)和更豐富的傳感器配置(包括激光雷達在內的27顆各類傳感器),打破了高速和城區場景的邊界,實現行車、泊車無縫銜接。而奇瑞的數字測評系統,確保了智駕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覆蓋萬級高危場景、百萬級全球場景和億級泛化場景,滿足多樣化測試需求。
![]()
奇瑞執行副總、奇瑞國內事業群總經理 李學用
獵鷹智駕引入了WM世界模型,基于真實場景合成數字場景,精度達到厘米級。按照奇瑞執行副總、奇瑞國內事業群總經理李學用的說法,奇瑞數字驗證每天100萬公里,每周迭代算法,強化學習(RL)里程每天超過2000萬公里。這是現實世界完全無法達到的量級。
實車驗證仍然是必需品。獵鷹智駕在全球累計實車驗證超過1000萬公里,這種全球驗證保證了系統在不同氣候、交通規則和道路條件下的穩定性。
簡單說,虛擬測試提升研發效率,實車驗證確保系統可靠。
![]()
從奇瑞現場播放的測試來看,非常有說服力。在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混行路段,再加上高峰施工與多出口環島,路況非常復雜,也比較典型。事實證明,風云T11博弈通行非常出色,即便有車侵入本道,無標線范圍內有電動自行車在車縫中穿梭,風云T11行駛得都非常絲滑,幾乎不用減速。
如果道路難度再次升級,到了農村道路,路上出現了雞鴨和羊,這都不能用非結構場景來形容了。這些非典型交通“參與者”辨識和互動,難度是地獄級的,因為它們壓根不是人,也不會理會交通規則。這種情況下,風云T11表現理智,行駛連貫,對于交通規則、其他參與者的預判和保護,都達到人類司機極為熟練的狀態。
![]()
獵鷹智駕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達到這個水平,原因是奇瑞充分認識到,智駕是一個體系,從來不是一兩樣技術能夠決定,不僅考驗企業的技術儲備,更考校數字基礎設施的投資能力。奇瑞對此布局宏大、步步為營。到如今,其體系的競爭力已經卓然一體,自然也覆蓋了風云T11。獵鷹智駕系統是風云T11達成百萬級出行體驗不可或缺的一環。
天穹智算中心的算力、星海大數據閉環平臺、獵鷹大模型算法、全球數字測評體系以及跨越全球的實車驗證,為獵鷹智駕的車端表現水平,保駕護航。
![]()
風云T11以親民價格,將百萬級豪華配置全系標配(包括磐石車身2.0、30吋一體寰宇屏、獵鷹高階輔助駕駛系統等),220km純電續航+1400km綜合續航滿足全場景出行,讓20萬元預算享百萬級豪華成為現實。
這表明奇瑞的研產體系,已經達到任意組合技術,形成全方位無短板產品的水平。光是如此,還不足以保證商業成功。奇瑞對家庭出行場景的理解,超越了同儕,安全、動力、智駕、體驗享受都遠遠超出了用戶期待。奇瑞不僅想給予“價值溢出”,更意圖打造一款“全能車”。官方給了“家庭定位”,但硬派越野、城市通勤,什么場景都能應對有余裕。
在全能車體驗過程中,用戶體驗到的,是關于每一處細節的精雕細刻、對所有乘員的細致關懷。而用戶無法即時體驗到的安全、用料、技術、做工,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
在中國汽車品牌尋求向上突破的道路上,奇瑞風云T11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超越參數競爭,回歸體驗價值。這條路或許不那么喧囂,卻可能更接近豪華的本質。【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傳媒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