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138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閉幕。在這個延續百屆的“中國第一展”上,中國外貿企業再次交出亮眼“成績單”。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公布數據顯示,第138屆廣交會共吸引來自223個國家和地區的超31萬名境外采購商到會,較上屆增長7.5%,再創歷史新高。本屆廣交會現場意向出口成交256.5億美元,保持增長勢頭,其中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成交占比超六成,傳統市場成交保持穩定。
從全球涌入的采購商帶來了外貿新增量。第138屆廣交會舉辦期間,東莞、天津等多個外貿大市參展企業均接獲超億元意向訂單。其中,東莞代表團在展會一期即收獲意向成交額5.3億美元,較上屆同期增長15.2%。同期,天津交易團也實現意向成交2.13億美元,比上屆增長5.03%。
在亮眼的交易數據背后,南方財經記者注意到,外貿企業或聚焦技術、或側重品牌的創新優勢,為其穩定應對外貿形勢變化提供了關鍵支撐。廣交會現場,多家受訪企業向南方財經記者表示,公司今年推出的新品受到了不少采購商關注,預計全年企業海外市場營收規模可與去年持平,本屆廣交會帶來的新意向客戶預計可在明年形成規模化的訂單轉化。
廣東財經大學發展與改革研究院特聘教授陳甬軍向南方財經記者表示,隨著第四季度進入外貿需求旺季,疊加近期中美經貿問題重回對話軌道,外貿有望迎來一段穩定可控時期,預計2025年全年中國進出口總額能實現5%以上的正增長。
又一屆廣交會落下帷幕。展館內外,新的交易仍在繼續。
名片背后是訂單
“今天上午,我們帶來的匹克球拍樣品差不多都賣完了。”在第138屆廣交會會期最后一天,背靠略顯空蕩的展位,廣州雙魚體育用品集團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雙魚)國際貿易部副部長達菲告訴南方財經記者。
每屆廣交會的最后一天,都是往來客商的“樣品采購日”。南方財經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拎著大包小包購物袋、拖著各色行李箱的采購商們仍然擠滿了廣交會展館。
往來的采購商們不僅僅帶走了樣品,還留下了更多合作的意向。
“近幾天,和我們對接的采購商超過兩百位,其中中亞、歐美等地的客戶增加了很多。初步接觸下來,意向客戶有十多位。他們比較關注的還是乒乓球類產品,以及新推出的匹克球類產品。”達菲說。
三期展會下來,深圳市福瑞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福瑞斯)區域主管曹瑞華和她的同事們也在廣交會上接到了近500張名片。
“第一期和第三期展會我們都參加了,主推按摩椅、按摩墊等各類按摩器。目前已經有20余位采購商下了樣機單,其中‘仿人手按摩’功能的按摩靠墊等新品比較受歡迎。”曹瑞華向南方財經記者表示。
“這次我們主要帶來了‘三維步態評估系統’和‘便攜式智能防跌倒訓練儀’等智慧康養產品,聚焦老年人康復需求,實現軟硬件結合,能夠覆蓋醫院、家庭等三級康復體系。”攜新品亮相的杭州拜倫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胡其軍,也在本屆廣交會三期開幕首日拿下了不少名片,“開幕首日上午就有接近30張,包括來自德國、摩洛哥等多國的采購商。”
無論是推動品類創新的雙魚,還是實現功能創新的福瑞斯,抑或是推動技術創新的拜倫醫療,在外貿企業接連拿下的新增量背后,創新優勢已成為關鍵支撐。
據海關總署統計,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33.61萬億元,同比增長4%,其中出口19.95萬億元,增長7.1%。具體來看,前三季度,中國出口機電產品就達到12.07萬億元,增長9.6%,占出口總值的60.5%,提升1.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儀器儀表等高技術產品分別增長8.1%、22.4%和15.2%。
憑借在高空、高危、高壓等特殊作業場景內積累的獨家技術優勢,廣東凌度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凌度智能)就在本屆廣交會現場,成功簽下了沙特阿拉伯、阿聯酋、馬來西亞三國合計超百萬美元(約合700多萬元人民幣)的訂單。
“我們自主研發的智能越障技術,能夠讓清洗機器人在高空作業時自主翻越玻璃幕墻上不超過20厘米厚度的橫條障礙物,適用于目前市場上超過65%的高空作業場景。目前這個技術,行業里只有我們能做到。”凌度智能副總經理黃健告訴南方財經記者,在技術優勢帶動下,今年1—9月凌度智能在海外市場的整體營收增速已經超過100%。
創新優勢支撐下,東莞、天津等多個外貿大市參展企業均在本屆廣交會上接獲超億元意向訂單。
其中,東莞代表團在展會一期即收獲意向成交額5.3億美元,較上屆同期增長15.2%。同期,天津交易團實現意向成交2.13億美元,比上屆增長5.03%。湛江參展企業也在廣交會一期就斬獲1386份意向訂單,意向采購金額達到1.0096億美元。
展館之外,不散的商機
本屆廣交會的閉幕不是終點。這批拿著樣品和名片“滿載而歸”的采購商走出展館后,新的交易還在發生。
“接下來,有些客戶將去工廠參觀,有些客戶會去公司總部進一步洽談。還有更多廣交會上接觸到的新客戶,與我們通過微信、郵件持續溝通。”達菲說。
除了提供交易平臺外,廣交會一定程度上也扮演著“外貿信息交換中樞“的角色。南方財經記者注意到,借助在廣交會現場了解到的市場采購需求,部分外貿企業開始調整市場戰略,進一步瞄準新市場。
“這次來參加廣交會,也是想探一探海外用戶對智慧康養類產品的認知度和認可度。如果市場需求比較明確,且有較好的客戶渠道,我們可能重點投入,開拓這一產品的海外市場。”胡其軍說。
哪些市場向參展企業拋出了橄欖枝?
“康養類產品的市場需求主要受到當地經濟水平、收入水平以及老齡化程度等因素影響。前期我們主要是與澳大利亞、巴西等地的科研院所、醫療機構在研究領域開展小規模合作。積累了一定經驗后,今年我們正在嘗試進一步打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以及歐洲等更大規模的用戶市場。”胡其軍表示。
曹瑞華則瞄準了中東市場,“這幾期展會下來,對我們產品比較感興趣的采購商主要來自中東地區,因此下一步我們可能會加大力度重點開拓中東市場。”
從全國外貿數據看,中國企業的全球化市場布局正進一步趨向多元化。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7.37萬億元,增長6.2%,占進出口總值的51.7%,比重提升了1.1個百分點。對東盟、拉美、非洲、中亞等進出口分別增長9.6%、3.9%、19.5%和16.7%。對亞太經合組織其他經濟體進出口增長2%。
產品本身具備的創新優勢,疊加對新市場的增量預期,多家廣交會參展企業向南方財經記者表示,預計全年企業海外市場營收規模可與去年持平,其中本屆廣交會帶來的新意向客戶預計可在明年上半年進一步形成規模化的訂單轉化。
“今年1—9月,我們海內外市場營收和去年同期相比整體增長了20%左右,主要是以韓國、印尼等為代表的亞洲市場,以及以意大利、羅馬尼亞等為代表的歐洲市場增幅較為明顯。”湖北才風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海外貿易經理Crysty告訴南方財經記者,在產品技術與服務優勢支撐下,預計2025年全年公司營業收入與去年相比可以實現20%—30%的正增長。
雙魚也對全年的營收情況給出了樂觀估算。“今年前三季度雙魚在海外市場的營收規模與去年基本持平,預計全年海外市場營收也能夠整體保持穩定。國內市場加上國外市場的話,預計全年公司總營收能夠實現10%以上的正增長。”達菲表示。
曹瑞華也表示,受新訂單轉化周期影響,預計今年四季度外貿業務增幅整體保持穩定,“一般廣交會上積累的新意向客戶還需要經過試樣等溝通流程,實現規模化的訂單轉化大概還需要半年左右。今年前三季度,我們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約20%,其中國內市場規模增長了很多,海外市場規模與去年基本持平,預計全年總營收增幅能夠保持在20%左右。”
第138屆廣交會順利收官,但貿易的故事從未止步。步履匆匆的采購商們,手中提著樣品,也和參展企業約好了下一次進廠參觀的時間。展會的結束,恰是更多實質性合作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