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俄發布《聯合公報》(《中俄總理第三十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
![]()
中俄總理第三十次定期會晤在杭州舉行(圖源塔斯社)
中俄總理定期會晤機制是我國對外合作中規格最高、組織結構最全、涉及領域最廣的磋商機制,在深化中俄兩國務實合作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從1996年到現在,已連續舉辦了30屆。
自2022年俄烏軍事沖突以來,中俄《聯合公報》中關于交通、物流和口岸方面的內容所占篇幅都是最多的,本次也是如此。
摘錄如下:
關于海關與口岸
-積極開展智慧海關合作,穩步推進“單一窗口”、“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等通關便利化合作項目,持續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服務雙邊經貿高質量發展。
-持續開展口岸合作,共同采取措施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口岸工作制度,提高口岸通行效率,擴大口岸國際貨物運輸品類和數量,保障口岸雙向往來平穩順暢。
關于陸上運輸與物流
-繼續采取共同措施,優化口岸列車(包括空車)交接,提高中俄鐵路口岸外貿貨運量,協調和保障經俄羅斯境內運行的集裝箱班列暢通和穩定開行,積極推動跨境客運列車恢復開行,支持發展鐵路危險貨物運輸,推動無紙化常規運輸。
-加快推進滿洲里-后貝加爾跨境區段標準軌復線項目,提升跨境鐵路運輸能力。
-進一步發展中俄國際道路運輸,持續提升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水平,擴大危險貨物國際道路運輸品類。
-穩步推動自動駕駛跨境貨物運輸合作,加強信息交流,促進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
-進一步合作拓展投遞到倉、重件包裹等新物流產品服務,進一步豐富服務供給、提升物流效率,更好滿足兩國企業和民眾的多元化用郵需求,增強兩國物流供應鏈的穩定性與韌性。
-發展陸上公路鐵路郵政運輸,縮短郵件運輸時間,提升服務質量。
關于航運與北極
-鼓勵兩國航空公司按照市場原則擴大中俄間客貨航運規模。
-加強海運、河運和聯運領域的交流,提高其經濟性、便利性。
-深化海洋經濟合作,合作完善全球海洋治理,維護國際海上航線和通道安全暢通。
-就北極問題開展合作,深化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北極航道合作分委會框架內合作,包括提高北極航行安全、極地船舶與技術、人員培訓、提高北極航道貨運量并提高其相較其他國際海運路線競爭力等方面。
-維護北極和平穩定,促進北極可持續發展。以國際法和相互尊重為基礎,在北極理事會等多邊平臺開展建設性合作。
關于其他
-加強黑瞎子島(大烏蘇里島)聯合保護開發合作,推動落實《〈黑瞎子島聯合保護開發規劃〉實施路線圖》,加快推進口岸建設,力爭早日投入使用。
-共同致力于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加快推進中蒙俄中線鐵路升級改造等走廊框架內重點項目和事項合作。
由上可見,中俄在交通、物流和口岸方面的合作是全方位、立體式的,涵蓋了鐵路、公路、內河、海運、航空、郵政及經由第三方等多種運輸方式。
做十點解讀:
1.什么是AEO互認?
AEO是“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的縮寫,意為“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是兩國海關相互承認對方的AEO企業資質,給予高級信用認證。一旦認證通過,海關就信任該企業,為其提供通關便利。可以簡單理解為,海關給信用良好企業頒發的一張“VIP綠色通行證”。
![]()
AEO認證證書(圖源玉湖冷鏈,侵刪)
AEO企業的貨物在進出口時,享受優先辦理海關手續的權利,查驗率也遠低于非AEO企業,意味著貨物能更快地通關,企業更可以節省因查驗而產生的滯港費、集裝箱滯期費、額外的倉儲費和人工成本等。
2.什么是“單一窗口”?
“單一窗口”類似“一站式政務服務平臺”,旨在通過一個窗口辦理所有進出口手續,避免重復申報、標準不一、多頭跑動等情況。“單一窗口”由海關總署牽頭建設,整合了海關、檢驗檢疫、港口、海事、邊檢、稅務、外匯、交通運輸、市場監管、商務、銀行等多個部門業務系統。
![]()
“單一窗口”界面
企業通過“單一窗口”,可以辦理貨物申報、運輸工具申報、稅費支付、許可證件申領、出口退稅等各類業務,極大簡化工作流程,通關效率大幅提升。
3.中俄邊境及內河開放口岸
我國經國務院批準的對俄開放口岸有29個(不含航空口岸)。從分布上看,內蒙有4個,吉林有2個,黑龍江省23個。從類型上看,鐵路口岸有5個(滿洲里、哈爾濱、綏芬河、同江、琿春),公路口岸有11個,水運口岸有13個(全部在黑龍江省)。
可見,黑龍江省是我國是對俄邊境口岸數量最多、類型最豐富的省區,在對俄的邊境物流、貿易和產業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不過,現在黑龍江省口岸資源還未充分整合,接下來需要把口岸和通道優勢轉化為產業生產力優勢。
![]()
中俄邊境口岸分布示意圖
![]()
我國對俄邊境及內河開放口岸一覽表
4.危貨運輸
本次中俄《聯合公報》特別強調了危貨運輸,如“支持發展鐵路危險貨物運輸”、“擴大危險貨物國際道路運輸品類”。此前,中俄兩國交通運輸部簽署了《關于危險貨物國際道路運輸協議》。這實際為化工品、LNG(液化天然氣)和LPG(液化石油氣)業務提供了政策支持。
對于黑龍江省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可充分利用毗鄰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的地理條件,大力發展鐵路、公路運輸LNG和LPG業務,建設危化品產業功能區,打造獨立于中俄油氣管道之外的LNG&LPG采購、貿易結算、氣化站、氣轉電能/氫能、油氣化工中心,預期可打造千億級產業鏈供應鏈集群。
![]()
俄遠東地區交通規劃示意圖
5.自動駕駛跨境貨物運輸
這是中俄跨境物流的一個亮點,對黑龍江省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疫情期間,中俄跨境道路運輸基本被俄方司機/車隊壟斷,中方基本沒有定價權,也無法做到在途跟蹤。
通過自動駕駛跨境貨物運輸,實際上就建立了無人運輸模式,那么意義就大了。我方可組建對俄跨境運輸“無人大車隊”,不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也更加適用危貨和大宗產品運輸,還掌握了技術議價權。從商業角度看,“無人大車隊”本就是一個商業盈利模式,可以此構建跨境運輸綜服平臺,在換電重卡、油服金融、數據碳匯、后市場等方面拓展增值服務,完全可以驅動出若干個獨角獸企業。
![]()
中俄國際道路運輸(圖源網絡,侵刪)
6.投遞到倉、重件包裹、公鐵路郵
本次中俄《聯合公報》特地提出“拓展投遞到倉、重件包裹等新物流產品服務”、“發展陸上公路鐵路郵政運輸”,指向的是為跨境電商提供服務。實際上,本次《聯合公報》將電子商務作為中俄雙邊貿易的三大增長點之一,“繼續改善貿易結構,挖掘電子商務、農產品、中間品等雙邊貿易增長點”。
7.“滿洲里-后貝加爾”跨境區段標準軌復線項目
建設“滿洲里-后貝加爾”跨境區段標準軌復線,意味著中國列車可以直接駛入俄羅斯,是提升運力的關鍵舉措。該項目中國側也稱為“滿洲里-后貝加爾” 鐵路口岸站間準軌增建二線工程,為濱洲鐵路的一部分,正線起自滿洲里站準軌西場,經邊檢場至國境,既有線為單線,內燃牽引,全長約9.5km。通過增建二線,濱洲線實現全線雙線運行,滿洲里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該項目計劃2026年完工。
![]()
俄貨列駛出后貝加爾斯克口岸進入滿洲里口岸
8. 中蒙俄中線鐵路升級改造項目
中蒙俄中線鐵路即“集寧(中)-二連浩特(中)-扎門烏德(蒙)-烏蘭巴托(蒙)-烏蘭烏德(俄)”線路。其中,中國段“集寧-二連浩特”328公里,俄羅斯段“瑙什基至烏蘭烏德”254公里。蒙古段除了從扎門烏德經烏蘭巴托至阿勒坦布拉格鐵路外,還包括從烏蘭巴托經蘇赫巴托爾至扎門烏德鐵路。
根據初步規劃,中蒙俄中線鐵路改造升級為雙軌鐵路并實現電氣化,到2030年,“烏蘭巴托至扎門烏德”段運能為6430萬噸,“蘇赫巴托爾至扎門烏德”段運能為5060萬噸。
![]()
中蒙俄鐵路線路示意圖
9.黑瞎子島口岸
黑瞎子島作為中俄聯合保護開發示范區,建設公路貨運口岸將使其成為新的中俄跨境通道。黑瞎子島公路客運口岸于2024年10月開工,目前已完成聯檢大樓主體工程。公路貨運口岸于2025年9月開工,計劃在2027年建成,年設計貨運量200萬噸。
![]()
黑瞎子島公路貨運口岸開工建設
黑瞎子島歸撫遠市管轄,距離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伯力)約30公里。此前,撫遠對俄貨運貿易主要依托莽吉塔港,黑瞎子島口岸建成后,撫遠與哈巴的運輸時間可從水路的4-6小時縮短至公路的30分鐘,且不受冬季冰封的影響。
![]()
黑瞎子島總體規劃
10.北極航道
今年9月,海杰航運“中歐北極快航”實現從寧波舟山港到英國弗利克斯托港的21天航期,創下了中歐之間集裝箱船運輸的最快記錄。隨著北極航道的開發,中俄決定“推動將北極航道打造成為重要的國際運輸走廊”,并為此成立北極航道合作分委會,預期在2027年/2030年實現常年航行。目前,中俄兩國正在著手能力更為強大的極地破冰船(“領袖”級10510型)和冰級集裝箱運輸船(Arc7級)。感興趣的讀者可參閱筆者上篇文章。
![]()
中歐北極快航線路示意圖(圖源海杰航運)
綜上,本次中俄《聯合公報》關于交通、物流和口岸方面的內容,可視為一份全面提升中俄兩國互聯互通和構建中俄經貿物流體系的行動綱領,里面也蘊含諸多發展機會。
下一篇,解讀中俄《聯合公報》中關于農產品貿易增長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