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想替全紅嬋說句公道話,看到網上有些議論,說全妹發育期長高變樣了,身材不如從前纖細了,這事讓我覺得挺納悶的:一個正在長身體的年輕人,身高體重發生變化,這不是最正常不過的事嗎?
咱們普通人家的孩子到了這個年紀,家長都變著法子加強營養,就怕孩子長得不夠結實,怎么到了運動員這里,反而成了要被指指點點的呢?
得明白一個基本常識:運動員在發育期控制體重,本身就是件挺反自然規律的事,身體要按照生長規律發育,骨骼要拉長,肌肉要增長,這都是健康成長的標志,但為了適應十米跳臺這個對體重要求極其苛刻的項目,她必須在保證訓練營養的前提下,科學管理體重,這需要極高的專業支持,絕不是簡單“少吃點”就能解決的。
![]()
再說訓練量,全紅嬋每天的訓練強度,是咱們普通人難以想象的,那么大的體力消耗,身體必須有足夠的能量補充,不吃飽,哪來的力氣完成那些高難度動作?營養跟不上,不僅影響訓練效果,更會增加受傷風險,她必須吃,還得科學地吃,這是職業要求。
每個人的體質真的不一樣,這跟遺傳有很大關系,有的人怎么吃都不容易胖,有的人吸收好,體重就是容易上去,這是基因決定的,不是光靠意志力就能完全改變的,拿這個來說事,確實不太公平。
![]()
我覺得咱們看待運動員的眼光也得跟著進步,難道女子十米跳臺就只能永遠是那些沒發育完全的小女孩的天下?一個18歲的運動員,用她正常發育后更成熟、更有力量的身體去比賽,這說不定正是在推動這個項目向前發展,她證明著,運動員在不同成長階段都可以保持競爭力。
網絡上的某些聲音確實讓人擔心,拿運動員的身體變化做文章,甚至上升到人身攻擊,這已經超出正常評論的范圍了,她的團隊有專業的營養師、教練,會為她制定最合適的方案,外行人的指手畫腳,真的幫不上什么忙。
![]()
說起來,全紅嬋有半年多沒參加國際比賽,當很多人猜測她是不是過了巔峰期時,她用實際表現給出了最好的回答——回歸即巔峰,這說明她和團隊成功應對了發育期這個女子跳水運動員最大的挑戰之一。
這件事其實挺有教育意義的,它告訴我們,運動員的成長變化是正常的,關鍵是如何用科學方法去應對,全紅嬋正在用她的經歷,給所有年輕運動員上一堂生動的課。
![]()
咱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她能否完成那些高難度動作,是她在比賽中的穩定發揮,是她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她的價值在于精湛的技術和頑強的意志,不該被體重數字所定義。
要相信專業團隊,國家隊的保障體系很完善,有科學的膳食管理,有定期的身體監測,有個性化的訓練方案,這些都比我們憑感覺的判斷要靠譜得多。
![]()
說到底,對運動員最好的支持,就是理解她們職業的特殊性,欣賞她們為夢想付出的努力,全紅嬋正在經歷成長的重要階段,她需要的是善意的理解和堅定的支持,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她畫出的那道完美跳水弧線上,那才是她最想展現給世界的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