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咱們國家的寶島臺灣,大家心里都裝著一份特別的牽掛。這塊土地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一棵大樹上長出的茁壯枝條,血脈相連。
等到將來兩岸統一的那一天,很多人心里可能會有個疑問:為啥不能讓臺灣就跟香港、澳門走一樣的路子呢?
![]()
這個問題,問到了點子上。
我會從兩個方面來進行闡述,即:體量和地緣戰略
尤其是第二點,就決定了臺灣不適合一國兩制方案。
不說那些深奧的大道理,咱們就看看臺灣這塊地方本身的體量有多大。
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
總人口:接近2300萬人口。
我們再來看看香港和澳門的體量:
香港:
總的陸地面積1113.76平方千米;人口:750.31萬人。
澳門:
截至2024年06月,土地總面積已擴展為33.3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第1季度末,總人口為686400人。
這樣一對比,就一目了然。
這么一個地方廣、人口多的寶島,情況自然比香港、澳門要復雜一些,治理起來,考慮的方面也得更多,哪能完全照搬同一個模子呢?
這就好比家里有幾個孩子,性格、年紀、本事都不一樣,養育的方法也得因人而異,是一個道理。
體量這個因素說完之后,咱們接下來說說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素,也是因為這個因素的存在,在我看來,就決定了臺灣未來的發展方向。
那么,臺灣到底特別在哪兒呢?
咱們得把目光放遠一點看。
您找張地圖瞧瞧,臺灣的位置真是太關鍵了。
![]()
這個小島正好處在所謂“第一島鏈”的中心位置上,就像是咱們國家面向廣袤太平洋敞開的一扇大門,一個永不沉沒的橋頭堡。
這個地理位置,賦予了它非同一般的戰略價值。
咱們可以想象一下,統一之后,臺東那些天然的深水良港,經過建設,完全可以停靠咱們的航空母艦,成為堅實的海上堡壘。花蓮那邊連綿的山體,結構堅固,是建設導彈洞庫、儲備國防力量的理想之地。
咱們的戰斗機如果從嘉義起飛,用不了三個小時就能飛抵遙遠的關島。
簡單的來說,立足于臺灣,咱們就擁有一把直插太平洋腹地的利刃!
這么一說,您是不是就明白了,臺灣在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在守護整個地區的和平穩定方面,肩負著多么重要的使命。
它不僅僅是一個島嶼,更是我們通往深藍大洋的鑰匙。
我們再來看看外部因素。
臺灣回歸之后,必定會牢牢鉗制住美國在亞太的軍事部署。
我們先來看看美國在亞太的主要的幾個軍事基地:
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是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最大的綜合性海軍基地,也是美國第七艦隊的母港。
日本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是美國在亞太地區最大的空軍基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韓國烏山空軍基地:位于韓國平澤市,是美國空軍在韓國的重要基地。
韓國群山空軍基地:是美國空軍在韓國的另一個重要基地。
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是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重要戰略基地,具有前沿部署和快速反應的能力。
客觀的說,美國精心打造的第一島鏈,實質上已經被咱們給突破了。即使是第二島鏈,也是一道形同虛設的馬奇諾防線。這些日子,咱們在南海持續和美國掰手腕,他兩架飛機落海,足以說明這個問題了。
美國現在怕的是什么?他怕的是咱們進入第三島鏈。
第三島鏈那真就是美國在太平洋的大門了。
咱們要是真進入到第三島鏈,扣響大門,你看他怕不怕吧。
![]()
如果大陸以臺灣作為戰略依托,倘若后續再加上海南島的轉型介入,就像兩只大手,牢牢鉗制住美國在亞太的那些軍事基地。
到時候,他的這些海外軍事基地,處于怎樣的一種境況呢?
完全就在咱們實質控制的海域范圍之內,統統包了餃子,你就說他害不害怕吧。
所以綜合來看,臺灣就是臺灣,它有自己獨特的歷史經緯、現實狀況和戰略地位。
它不必成為第二個香港或澳門,它應該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特點的、全新的融合發展之路。
等到統一之后,臺灣將徹底擺脫作為“問題”的困擾,真正化身為我們偉大祖國伸向太平洋的堅強臂膀。那是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不僅守護著國家的安全,更承載著民族復興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