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投稿將同時發(fā)布六大平臺
凡發(fā)表于大河文學的作品,將自動同步發(fā)布于騰訊新聞、騰訊快報、網(wǎng)易新聞、360圖書館、一點資訊、頂端新聞等六大媒體平臺,被多渠道傳播。閱讀量較高的文章還將發(fā)布于人氣火爆的今日頭條、百家號、搜狐新聞、簡書等大河文學融媒體矩陣平臺。需轉載原創(chuàng)文章的可申請授權(編輯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學投稿郵箱:dahewenxue@126.com
![]()
那張交叉粘貼的法院封條,像一道慘白的疤痕,猝不及防地出現(xiàn)在牛肉館的玻璃門上。小姨打來電話時,聲音里的慌亂幾乎要溢出聽筒:“姐夫!店……店面房被封了!”
“封了?怎么封的?什么時候封的?”姐夫滿心疑惑,追著問道。
“還能有誰?法院封的!”小姨的聲音帶著慌神,又自言自語起來,“今天上午路過出租的店面房時,門口擠著很多人在看封條。這兩間門面是我和我哥合伙買的,租給蘭州人開牛肉館好些年了,一直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封了?難道是蘭州人出了什么事?”
“蘭州人最近有異常舉動嗎?”姐夫追問。
“大的異常倒沒有,就是今年的房租還沒付。”小姨嘆了口氣,“我想著現(xiàn)在生意不好做,好多店面都空著租不出去,就沒好意思催。再說,蘭州人在這兒開了十幾年店,往年都特別守信用,總會提前一個月把下一期房租打到我們卡里。”
“那你哥會不會有失信的事?”
“他?不可能!”小姨語氣格外肯定,“我哥文化低了點,但為人處世特別實在。十七歲初中畢業(yè)就去大城市闖,從一開始擺攤做小吃、開小藥房、轉租店鋪,到后來自己買房產(chǎn)、做網(wǎng)銷、賣健康產(chǎn)品,手里慢慢攢下了城郊結合部近三五處房產(chǎn)。后來趕上城市擴容拆遷,這么一折騰,他的資產(chǎn)像滾雪球似的漲,成了村里有名的暴發(fā)戶,大伙兒都叫他‘洋財主’。”小姨這話倒沒摻水分——她哥的人品確實沒的說,長相也透著福相:胖乎乎的身材,圓鼓鼓的臉蛋,四方臉配著大耳朵,嘴唇上不長胡須,顯年輕,五十多歲的人看著還像三四十歲。不少初中女同學見了都后悔,說當年真是看走了眼。她們的嘴配合著她們的眼神,做出不同的反映。
沒過多久,小姨向蘭州籍租客打聽到一些新情況,說是她哥“網(wǎng)貸逾期未還,借款6萬,本息合計18萬”。這時,小姨想起去年春節(jié),她哥曾在家里人聚餐時打電話,說“網(wǎng)上借點錢玩游戲,是新玩意,很多人都不用還的,有這美事不就試試”,當時她沒多問,竟成了今天的禍根。其實姐夫也聽到過類似的話,她哥常掛在嘴邊:網(wǎng)貸對那種看不見摸不著的“信用積分”嗤之以鼻,覺得那是虛招子。
可這封條也有問題啊!姐夫琢磨著,這房子是你倆合伙買的,法院就算要封,也該先通知產(chǎn)權人吧?姐夫頓了頓,對小姨說:你先別急,到當?shù)胤ㄔ捍翱谧稍円幌拢荫R上給做律師的老同學打個電話,讓他把把脈。
掛了律師的電話,姐夫又叮囑小姨:你也再想想,別光拿著手電筒照別人,你們家有沒有其他可能失信的事?
小姨像篩豆子似的,在腦子里反復過了一遍,忽然想起一件事:“我和我哥當初合伙買房時,在銀行辦過抵押貸款。后來我手里有了余錢,就把該還的貸款全額打到我哥賬戶上,讓他去還。但他到底還沒還完,我就不清楚了……”
話雖這么說,小姨還是不愿相信:我哥手里那么多資產(chǎn),總不至于騙自家小妹吧?她又急著追問姐夫,就算真的是他沒還,現(xiàn)在該怎么辦啊?再拖下去,蘭州租客那邊怕是要找我要停業(yè)賠償了!
很快,律師的回復傳了過來:問題還是出在那筆網(wǎng)貸上。只要他把貸款還清,法院就能結案。
“原來是這筆網(wǎng)貸惹的禍!”小姨又氣又無奈,“我哥就是時代催生出來的暴發(fā)戶,法律意識淡薄,沒把網(wǎng)貸放在眼里。現(xiàn)在都法治社會了,不講信用怎么能行?”
小姨焦急的電話又來了,姐夫聽著小姨焦急的聲音,在微信上安慰:別慌,空穴不來風,你再去法院跑一趟,帶上房產(chǎn)證,問問到底是哪筆賬惹的事,還有沒有其它貸款,咱得把根兒找著,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在法院窗口,當工作人員調出檔案,指出房產(chǎn)證上只有她哥一人名字時,小姨感覺全身的血液都涌到了臉上。她手里那張泛黃的合伙協(xié)議,此刻輕得像一片羽毛,毫無分量。
她扭頭看向哥哥,哥哥的嘴像機關槍似的,噠噠噠說個不停,“一事和一事,一理和一理,當時覺得一個人辦省事,反正咱自家人,又沒少你一分房租?”
“我跟他說不通道理,姐夫,你得親自過來一趟,去勸我哥了。”姐夫沉默了片刻,忽然想起一件事——家里有個遠房親戚,孩子最近考公務員進了政審,偏偏因為手上有一筆網(wǎng)上借款沒還上,成了黑名單。小姨當即決定:“你那遠房親戚也一起過來,跟哥說說網(wǎng)貸不還的嚴重后果,讓他知道失信不僅影響自己,還會耽誤孩子。”
生活里的事往往就是這樣:親近的人說一百句,對方聽不進去,可能覺得是嚇唬;但旁人用親身經(jīng)歷說一句,反倒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果然,小姨他哥聽遠房親戚講完網(wǎng)貸和孩子政審的遭遇,總算幡然醒悟。三天后,封條撤去。小姨的哥坐在重新飄起香氣的蘭州牛肉館里,吃完面,將一沓現(xiàn)金壓在碗底,對老板(租客)說:“耽誤你了,不好意思。”
回到家,他翻出兒子放在書桌上的公務員考試復習資料,看了許久。然后,他拿起手機,打開了網(wǎng)貸還款APP。屏幕的光,映亮了他若有所思的臉。
作者簡介
朱江飛,浙江省臺州市作協(xié)會員,浙江省散文學會會員,有多篇散文和小小說獲全國征文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