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家伙又在國際場合上抖包袱了,這次直指印度總理莫迪,管他叫“殺手”,還說“強硬得像地獄”。這事兒發生在2025年10月29日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地點是韓國慶州。
特朗普一邊吹噓自己調解印巴沖突,一邊把莫迪描述成外表和善、內里狠辣的角色。聽起來像在夸人,但擱在當下美印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多少有點報復的味道。印度那邊趕緊否認,說美國壓根沒插手停火。可特朗普不依不饒,重復老一套,聲稱靠威脅250%關稅逼兩國收手。
這不光是外交閑聊,還牽扯到經濟壓力和地緣博弈。話說回來,這倆人以前關系鐵得很,現在卻鬧得有點僵,印度出口商叫苦,選舉季也添堵。
![]()
印巴邊境那點事兒,特朗普的調解自夸
先說說特朗普嘴里的那場印巴沖突吧,時間是今年5月,具體點是5月7日開始的。克什米爾地區一處印度軍營遭襲,造成人員傷亡,印度認定是巴基斯坦支持的武裝分子干的。印度軍隊沒含糊,第二天就發動“朱砂行動”,從境內基地發射導彈,目標直指巴控克什米爾附近的據點。
這動作精準,衛星圖像顯示擊中了幾個營地,但巴方否認有重大損失。巴基斯坦回應以炮擊,邊境線上零星交火持續了四天,雙方戰機巡邏,地面部隊保持高度戒備。國際社會盯著呢,因為克什米爾這塊燙手山芋,歷史遺留問題多,稍有擦槍走火就可能升級。
特朗普后來在演講里說,他親自打電話給莫迪和巴方領導人,警告如果不馬上停手,就對兩國商品加征250%的關稅。這數字聽著嚇人,等于把貿易大門焊死。
印度對美出口大頭是紡織品、藥品和IT服務,巴基斯坦則是紡織和農產品,加這么高關稅,供應鏈直接癱瘓。特朗普還添油加醋,說兩國領導人都回他“你該讓我們自己打”,特別點名莫迪,說他一口咬定“我們要繼續”。
結果呢,據特朗普自己講,48小時內停火協議就簽了,部隊后撤,邊境安靜下來。他這版本聽著像好萊塢劇本,可印度外交部一口咬定,美國副總統萬斯和國務卿魯比奧只是通過視頻和電話跟印度溝通,交換情報,沒到調解的地步。
![]()
印巴高級軍官在拉合爾秘密會晤,談了幾個小時,靠雙邊渠道敲定停火細節。特朗普提前在社交平臺上發帖宣布,印度官員氣得直跳腳,覺得搶了風頭。
特朗普愛自夸調解功勞,從2019年那次聯合國大會就開始了,那會兒他也說自己促成印巴停火,莫迪當時沒吭聲,但印度媒體酸溜溜地說這是“美國式的自嗨”。今年重提舊賬,還升級成“殺手”標簽,明顯不是單純回憶。
美印軍事合作本來挺熱乎的,印度買了不少美制武器,像阿帕奇直升機和P-8偵察機,可貿易上總卡殼。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一貫狠,2018年就對印度鋼鋁動手,今年又加碼到50%,還夾帶對印度買俄羅斯石油的懲罰條款。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進口國,俄羅斯油便宜又穩,減采購等于自找苦吃。特朗普演講時順帶提了,說莫迪承諾少買俄油,但華盛頓到現在沒松口。這調解自夸,多少帶著點敲打意味:你印度別總在能源上跟我們對著干,不然下次關稅更高。
![]()
關稅這把刀,懸在美印脖子上
貿易這塊兒,才是真刀真槍的戰場。特朗普上臺后,美國優先口號喊得震天響,對印度出口商品的關稅從25%提到50%,覆蓋面廣,從摩托車零件到農產品。
印度反擊也不軟,去年對美杏仁和摩托車加稅,但規模小多了。結果呢,印度對美出口去年下滑了8%,今年前三季度更慘,損失上百億美元。孟買的制藥廠堆滿未發貨的訂單,齋浦爾的寶石加工車間開工不足,工人閑著沒事干。
特朗普在慶州演講里重申那250%威脅,聽著夸張,但擱在中美貿易戰里,這數字不算新鮮。他對華加的關稅最高到60%,印度這回被拉下水,感覺像在報復印度不肯在俄烏問題上站隊。
莫迪政府呢,一直想平衡外交,跟美國軍事上親近,買了價值200億美元的裝備,還加入印太四方機制,對抗中國影響力。可能源上,印度沒少買俄油,今年上半年進口量比去年漲了20%,價格低到每桶60美元。華盛頓看不順眼,加了懲罰關稅,等于變相逼印度選邊。
![]()
特朗普演講后,印度商務部低調回應,說會通過WTO申訴,但大家知道,這渠道慢騰騰的,短期內難解燃眉之急。話說回來,印度經濟增速今年放緩到6.5%,通脹高企,出口商壓力山大。特朗普這番話一出,華爾街分析師直搖頭,說美印貿易談判至少拖到明年,印度得讓步才行。
這關稅糾葛,還牽扯到全球供應鏈重塑。美國想把制造業從中國拉到印度,拜登時代推的“友岸外包”就是這路子。可特朗普上臺后,更偏好雙邊施壓,不愛多邊框架。
印度呢,基礎設施還跟不上,港口擁堵,電力不穩,外資猶豫。結果,蘋果和谷歌的部分生產線是來了,但規模沒預期大。特朗普叫莫迪“殺手”,表面夸鐵腕,骨子里戳印度在貿易談判上的拖沓。
印度官員私下抱怨,美國總想占便宜,知識產權和技術轉讓卡得死死的。印度農民賣芒果到美國,本來就貴,現在關稅一加,超市里賣不動,價格壓到谷底。貿易戰打下去,誰都撈不著好。
![]()
莫迪的選舉麻煩,外交牌打得有點亂
特朗普這嘴一開,印度國內立馬炸鍋。莫迪正忙著下周古吉拉特邦選舉,這是他老家,人民黨票倉,得守住。反對黨抓住機會,海報上印特朗普“殺手”引述,街頭辯論時直指莫迪外交失分。
印度媒體分成兩派,一派說這是特朗普的個人風格,別當真;另一派酸溜溜地說,莫迪太軟,換別人早懟回去了。莫迪本人低調,缺席了馬來西亞東盟峰會,留在國內拉票,演講里只提本土成就,像基礎設施和數字支付,沒沾國際邊。
這尷尬處境,根子在美印關系變味。以前特朗普訪印,倆人抱抱跳舞,氛圍熱烈。但貿易上,裂痕越來越大。印度想進CPTPP,但美國不松口;莫迪推的“印度制造”,外資來得慢。
特朗普演講后,印度股市小跌,出口股領頭,分析師預測明年增長下調0.5%。老百姓議論,這“殺手”標簽聽著別扭,莫迪形象從“全球領袖”變“貿易軟蛋”。
長遠看,這事兒暴露印度外交的痛點。印巴沖突停了,但克什米爾問題沒根治,巴方還在聯合國敲邊鼓。印度靠美抗衡中國,可美國翻臉比翻書快,拜登時代還好,特朗普一來就關稅伺候。莫迪得走鋼絲,一頭親美,一頭不惹俄,還得穩住國內選民。
選舉結果出來,人民黨多半守住,但席位縮水是肯定的。特朗普呢,繼續他的亞洲行,韓國、日本轉一圈,推銷美國天然氣,敲打盟友多買。美印這對兒,短期內和好無望,得看明年談判桌子上誰先眨眼。
![]()
亞太地區,貿易戰陰云密布,美國想重塑規則,印度夾在中間。特朗普的APEC演講,不光沖莫迪,還警告其他國家,別在俄烏上曖昧。韓國、日本聽著點頭,印度卻成靶子。
印度人口紅利大,市場誘人,美國企業離不開。可特朗普的風格就是這樣,夸你時帶刺,合作時留后手。莫迪的回應策略是拖,議會通過基礎設施法案,穩經濟底盤,等美國內斗分散注意力。
印度出口商得趕緊找新市場,像東盟和歐盟;莫迪外交團隊忙著公關,淡化“殺手”標簽,轉而推“瑜伽日”和太空計劃。特朗普回國后,估計還得在推特上補刀,繼續自夸。
美印軍事上,演習照常,拉賈斯坦沙漠坦克對練,情報共享不減。可貿易這關,過不去,合作就打折。全球看熱鬧,中國低調觀察,俄羅斯繼續賣油,巴基斯坦偷著樂。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