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2025年10月,挪威道路聯合會公布了一組數據:9月純電動車銷量占比沖到98.3%,全年平均更是超過95%。
這個北歐小國直接把2035年的目標往前拽了十年,成了全球首個新車市場基本全是純電的國家。
![]()
讓人提氣的是,中國品牌在這兒的市占率也沖破10%,比亞迪、小鵬這些名字,在歐洲最挑的電動車賽場里扎穩了腳跟。
可一旦補貼退坡,中國車還能接著“打勝仗”嗎?
石油大國為什么禁售燃油車
挪威作為歐洲頭號油氣生產國,每年靠賣油氣賺的錢能填滿1.7萬億美元主權財富基金,轉頭卻拿這筆錢給電動車鋪路。究竟為什么呢?
![]()
我們先從挪威的底氣聊起,錢夠多是關鍵,挪威政府從90年代就給燃油車套上了“重稅枷鎖”。登記稅、碳排放稅層層疊加,一輛標價40萬克朗的燃油車,落地價能飆到100萬克朗。
反觀電動車,不僅免25%增值稅,連購置稅都全免。特斯拉ModelY在挪威賣33萬克朗,比同級別燃油SUV便宜兩成以上。還有實在的使用福利,過路費全免、停車場隨便停不花錢、還能走公交專用道,這些優惠一年能給車主省好幾萬克朗。
![]()
電夠足是另一個靠山,挪威95%以上的電力來自水電,開電動車基本等于用清潔能源。全國建了2.7萬個公共充電樁,平均每50公里就有一個快充站,充電密度是英國的5倍還多,直流充電樁占比更是高達42.4%。550萬人口的小國,鋪起基礎設施來毫無壓力。
這套政策組合拳打了三十年,換了好幾屆政府,規矩基本沒變,市場和消費者都吃了定心丸。2024年電動車占新車銷量88.9%,2025年直接飆升到95%以上。傳統燃油車一個月就賣幾百輛,算是基本退出歷史舞臺了。
![]()
但目標達成后,挪威政府宣布要慢慢收回電動車優惠。2026年增值稅免稅額度從50萬克朗砍到30萬,2027年徹底取消,這樣每年能給財政省200億克朗。燃油車的稅負還在加碼,就是為了保住電動車的相對優勢,政策從全面扶持轉向精準調控,市場要開始重新洗牌了。
中國品牌在歐洲市場站住了腳
挪威市場有個獨特優勢,沒有本土車企。這意味著政府定環保政策時不用顧及“保護自家飯碗”,對所有品牌都一視同仁。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最高45%關稅,挪威交通部副部長直接表態,他們不是歐盟成員,不會單方面搞制裁。
![]()
這種開放環境給了中國品牌機會,2021年中國車在挪威市占率才4.1%,2024年漲到8.8%,2025年上半年直接突破12%。比亞迪6月單月賣了754輛,同比暴漲450%,海獅7一款車就沖進銷量前五。小鵬G6和G9加起來賣了346輛,增幅236%,要知道小鵬2025年第一季度海外出口量整體就漲了370%。極氪、蔚來、名爵這些品牌也都扎下了根。
中國車能打,核心秘訣是便宜還不低端。比亞迪元PLUS賣29.9萬克朗,比大眾ID.3便宜15%,續航卻多100公里。小鵬G6長續航版39.9萬克朗,標配輔助駕駛系統,直接對標賣42.2萬克朗的特斯拉ModelY基礎版。極氪001靠獵裝轎跑設計和空氣懸架走差異化路線,59.9萬克朗的售價照樣在高端市場搶下份額。
![]()
供應鏈優勢更沒法比,比亞迪在泰國工廠生產元PLUS,通過中歐班列運到挪威,物流成本比歐洲本土生產低12%。小鵬G6用一體化壓鑄技術,車身零件從70個減到2個,生產成本直接砍了20%。反觀歐洲車企,不少插混車型都是燃油車改的,智能化水平實在一般,反而給中國車企留了差異化空間。
挪威消費者可不糊涂,這個市場現在有160多款電動車型可選,競爭激烈到挪威電動汽車協會秘書長都直言,這兒可能是世界上最難的市場之一。中國車能在這兒逆勢增長,說明產品力是真經得起考。小鵬G9去年還拿了挪威媒體評選的“人民最喜歡的汽車”第一名。
![]()
補貼退坡后,中國車還能不能打
2027年挪威電動車優惠全面取消,對所有品牌都是大考。特斯拉已經在準備低價版ModelY,目標售價35萬克朗。大眾加速本土化生產降成本。中國品牌也早有準備,開始調整策略。
最直接的應對是推更便宜的車,比亞迪海鷗定價23.9萬克朗,就算2027年全額征稅,價格優勢還在。30萬克朗以下的經濟型市場,中國品牌已經建立起明顯優勢,光元PLUS這類車型2025年上半年就賣了1200多輛,市場認可度擺在那兒。
![]()
技術路線上也開始分化,蔚來在挪威建了20座換電站和50個超充樁,覆蓋95%人口密集區。換電模式配合BaaS電池租賃方案,車價能直接降15萬克朗,企業用戶滲透率已經到了12%。
上汽大通推氫燃料電池MPVMIFA9,2025年在挪威氫車市場占了8.2%份額。挪威政府雖然主推純電,但對氫能源車也給30萬克朗補貼,這給中國車企留了條備選賽道。
![]()
更關鍵的是,挪威這個市場雖小,一年也就賣十幾萬輛新車,卻是全球電動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中國品牌在這兒驗證產品、攢口碑,對進軍整個歐洲市場太重要了。挪威駐華大使去年就說,挪威已經成了中國車企測試新技術、驗證極寒性能的天然試驗場。
現在的問題是,中國品牌能不能把12%的份額再做大。特斯拉9月占了33.7%市場,沃爾沃和大眾加起來16%,留給其他品牌的空間確實有限。但看增速,中國車2023到2025年市占率翻了三倍,這勢頭保持住,2030年拿下25%份額不是沒可能。
![]()
開放市場里,公平競爭靠的全是產品力。歐盟豎起關稅壁壘,美國市場基本進不去,挪威算是塊難得的自由戰場。這個550萬人口的小國,說不定真能成為中國電動車征戰歐洲的最佳跳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