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運會跳水女團決賽結束,全紅嬋與搭檔王偉瑩的穩定發揮,幫助廣東隊成功衛冕,賽后鏡頭捕捉到一幕令人心疼的畫面:全紅嬋走下領獎臺時,腳步明顯拖沓,左腿微微蜷縮,走路明顯不利索,據恩師何威儀透露,全紅嬋此番是帶著脛骨與踝關節的雙重傷病征戰賽場,身上密密麻麻的肌貼下,藏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疼痛。
![]()
何威儀的話揭開了全紅嬋完美賽場表現的背后,每天要在敷冰止痛后才能站上跳臺,重復 “起跳、落水、再起跳” 的動作,回顧女團決賽中全紅嬋的表現,其實早有傷病的痕跡顯露,全紅嬋曾在第二跳時險些出現打滑,身體微微晃動后才勉強調整姿態完成動作,如今結合何威儀的披露可知,是全紅嬋腳踝發力不足的直接體現。
![]()
更令人動容的是,為了保障廣東隊在女團賽事中的成績,全紅嬋主動做出了放棄女子單人10米臺項目的決定。何威儀解釋,全紅嬋最初的參賽計劃包含單人、雙人與團體三項,但考慮到傷病情況下難以兼顧三項高強度賽事,若強行堅持,不僅可能影響團體賽發揮,更有加重傷情的風險。“全紅嬋不是‘慫了’,而是心里裝著團隊。” 何威儀強調,全紅嬋為了不拖累隊伍,主動與教練組溝通,選擇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女團與雙人項目中。最終,在女團決賽的關鍵輪次,全紅嬋頂住壓力,完成的3個動作均獲得裁判高分,為廣東隊鎖定冠軍立下汗馬功勞。
![]()
傷病是每位職業運動員都躲不開的敵人,跳水運動中,10米臺落水瞬間的沖擊力相當于自身體重的 6-10 倍,而全紅嬋正處于青春期快速發育階段,身高體重的變化本就打亂了技術節奏,脛骨與踝關節的傷病更讓她的每一次起跳都如履薄冰。何威儀提到全紅嬋每天都疼得不得了,是對運動員受傷病困擾的真實寫照:全紅嬋既要對抗身體的疼痛,還要在觀眾看不見的地方,用意志力扛過康復訓練的枯燥與煎熬。
![]()
全紅嬋的帶傷堅持作戰,想起她曾經說道:如果我不跳了,還有人喜歡我嗎?真的辛酸淚目!比起單人項目的金牌,全紅嬋選擇用健康為代價守護廣東隊團隊榮譽,這種抉擇遠比獎牌更有分量。她的表現提醒大家,運動員的價值不僅在于成績,更在于她們面對困境時的堅韌、面對選擇時的擔當。全紅嬋身上的肌貼,貼住的是疼痛,卻貼不住那份屬于年輕運動員的熱血與責任。
![]()
助廣東奪冠,全紅嬋走路不利索,何威儀賽后透露全紅嬋傷病情況,令人揪心,雖然還有6號的女雙要出戰,傷病仍牽動著無數人的心,期待教練團隊能為她制定科學的康復計劃,讓這位 “跳水天才” 能早日擺脫傷病困擾,作為觀眾,更應給予運動員多一份理解與包容,當她們在賽場上拼盡全力時,無論成績如何,都值得被掌聲與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