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足選帥這場持續數月的大戲,如今正朝著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從最初高調宣布的"全球海選",到如今媒體曝出的本土少帥二選一,劇情的反轉讓不少球迷直呼"看不懂"。
媒體人尹波在社媒上直言"足協逗誰玩呢",他認為這次選帥已經從正劇演變成喜劇,如今更是滑向鬧劇。尹波指出,足協最初大張旗鼓地全球招募,開出對標瓜迪奧拉、安切洛蒂級別的條件,結果折騰數月后,最終候選人卻變成了邵佳一和李國旭這兩位本土少帥,這樣的反轉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平心而論,邵佳一和李國旭都是近年來嶄露頭角的本土教練人才。尤其是邵佳一,作為本土教練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他的上升空間和發展潛力有目共睹。不過尹波質疑,既然最終還是要選擇本土教練,為何當初要大費周章地搞全球選帥?這不僅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經費,還導致三個國際比賽日被空置,聯賽賽程支離破碎,引發諸多不滿。
尹波分析,足協最初可能是真心想通過全球招募尋找合適的主帥人選,但國足的招牌和有限的預算根本吸引不來真正的大牌教練。幾個參加面試的候選人要么被其他球隊挖走,要么曝出負面新聞,導致足協陷入"看上的不來,來的看不上"的尷尬境地,最終不得不將目光轉回本土教練。
還有一種可能是選帥過程受到了上級部門的干預。尹波猜測,或許足協最初提交的候選人名單被領導否決,要求改用"自己人",這才出現了如今的局面。雖然這種猜測缺乏直接證據,但卻符合中國足球的一貫邏輯。
尹波認為,中國足球的選帥困境折射出整個行業的深層問題:知道自己不行,卻不知道為什么不行;或者知道為什么不行,卻不知道如何改變;甚至知道如何改變,卻無法付諸行動。他直言,無論誰來擔任國足主帥,都改變不了球隊無法進入世界杯的現實。如果選帥標準依然是"沖擊世界杯",那么這次選帥注定只能以失敗告終。
最終尹波感嘆,足協這番操作其實是在"逗自己玩"。從全球海選到本土內戰,國足選帥的劇情反轉背后,反映的正是中國足球長期存在的體制性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