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上海市兒童友好活動周
于11月1日拉開帷幕
近日,由楊浦區婦聯主辦、楊浦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承辦、Art | Thinking 藝術中心協辦的《童畫“芯”未來》兒童藝術展在楊浦區婦女兒童服務指導中心“家+書屋”溫暖啟幕。
展覽以“童心”對話“芯片”,讓這場社區展覽有了別樣的“科技含金量”,成為本屆兒童友好活動周所倡導的“童智創新”在楊浦這片科創熱土上的生動實踐。更是從“一米高度”的視角,為楊浦的持續創新注入了最本源的“童”動力,生動詮釋了兒童友好的城市溫度。
![]()
“家+”新空間
藏著硬核科創啟蒙
走進楊浦區婦女兒童服務指導中心“家+書屋”,這個“家門口”的公共空間因一場特殊的展覽而顯得五彩斑斕。墻壁上、書架間,一幅幅稚嫩卻充滿力量的畫作,吸引了眾多家庭駐足。
![]()
展覽主題“童畫‘芯’未來”,背后是兩顆“心”的碰撞:第一顆是未經雕琢、純粹本真的“童心”,是所有藝術的起點;第二顆則是驅動時代、代表未來的“芯片”,是楊浦這片創新熱土的脈搏。
當“童心”遇見“芯片”,孩子們用畫筆給出了最溫暖的答案:翱翔太空的飛船、有情感的機器人伙伴、綠色的智慧城市、連接心靈的人工心臟……這些作品不再是冰冷科技的圖解,而被賦予了濃厚的人文關懷。小畫芯,大夢想。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個微縮的世界,承載著孩子對環境保護、城市發展、人際情感的宏大思考與美好祝愿。
![]()
此次展覽最引人注目的視角,在于其舉辦地——“家+書屋”的選擇。這不僅是一個地點,更是一種模式的探索。作為2025年上海市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家+書屋”是楊浦區婦聯傾力打造的“家門口”的多元服務陣地,其初衷是以閱讀為紐帶,有機整合各類文化資源,為親子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導、能力發展等服務。
![]()
而《童畫“芯”未來》公益童展則是對這一新型載體功能的深度激活。它徹底打破了傳統書屋“靜態閱讀”的單一屬性,將其轉變為一個動態的、可參與的、沉浸式的“社區文化客廳”。
這場展覽深入社區肌理,與書香為伴。當附近居民和孩子們走進書屋,借閱書籍的同時,便能即時沉浸在藝術的氛圍中,實現了高品質文化服務與社區日常生活的無縫對接。這種模式讓“家+書屋”不再只是“一米書桌”,而是真正成為了一個激發兒童參與、促進親子互動、聯結鄰里情感的“全齡友好空間”。
![]()
“一米高度”新實踐:
讓兒童“參與”成為城市風景
本月開啟的上海市兒童友好活動周,主題是“促進兒童參與·共繪城市夢想”。而《童畫“芯”未來》展覽則是對“參與”二字的生動注解。
“一米高度”的兒童友好,早已超越了物理設施的適兒化,其內核在于兒童“話語權”的實現。楊浦區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選擇在“家+書屋”這一日常公共空間鄭重展出孩子們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種“賦權”和“看見”。孩子的視角是重要的,孩子的創想是值得被全社會聆聽和探討的。
![]()
展覽不僅“展出”兒童的成果,更“激發”兒童的參與。在開幕式當天,小藝術家代表受邀上臺致辭,分享創作心路;而在書屋的另一側,“未來創想家”親子科技帽DIY活動同步舉行,孩子們在家長的協助下,將對未來的想象化為“頂上”創意。
從“被服務者”到“共建者”,從“旁觀者”到“參與者”。當孩子們筆下的“未來城市”被認真對待,他們不僅是“小畫家”,更是楊浦區未來發展的“小小建言者”。這種深層次的參與感,正是兒童友好城區建設中最具活力的細胞。
![]()
據悉,《童畫“芯”未來》展覽將持續至2026年2月底。當社區空間以“一米高度”為標尺,當“童心”與“芯片”同頻共振,城市未來的藍圖必將充滿溫度與創造力。
展覽信息
![]()
展覽時間
即日起至2026年2月28日
展覽地點
楊浦區婦女兒童服務指導中心
(楊浦區安波路998號1號樓5樓)
文字 |沈瑩
圖片 |沈瑩
編輯 | 周夢真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